經濟日報原標題:穩字當頭,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形勢作出了科學判斷,并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精準部署。如何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如何做好明年各項重點工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
堅定信心
辯證看待經濟形勢
“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形勢,首先要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王昌林認為,中國經濟有基礎、有優勢、有支撐、有機遇、有潛力,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具備向高質量階段轉變的諸多有利條件。
王昌林表示,首先有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能夠把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充分結合,在應對風險挑戰方面優勢明顯。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中國強大的市場快速發展,對跨國投資吸引力增強,為我國更大規模、更大范圍參與全球分工合作提供了新機遇。
“我們還擁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以及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王昌林分析說,從發展階段看,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仍有較大空間。2018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43.37%,遠低于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今年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4%,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尚不充分。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巨大,市場規模、產業體系、人力人才資源、基礎設施等綜合優勢和超大規模優勢突出,經濟發展有足夠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利于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
王昌林表示,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講話中指出的,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
“打個不很準確的比方,如果說中國經濟是一輛車,我們正進入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道路越來越崎嶇,外部環境越來越復雜嚴峻,內部面臨新舊動能轉換。”王昌林表示,對此我們既要有清醒認識,但也不必過于擔憂。
王昌林表示,從國際經驗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后經濟增速必然放緩,這是客觀規律。當前我國的經濟增速雖然比高速增長時低,但在世界范圍仍是較高增速,更重要的是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在提高、結構在優化。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同心同德,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
穩字當頭
全面做好“六穩”工作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實現明年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
如何理解“穩字當頭”?“沒有穩就沒有進,穩是第一位的。穩本身也是進。”王昌林認為,現階段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規模,對我國建設現代化國家仍然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面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關鍵是要抓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方針政策落地落實。要穩字當頭,全力抓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增長“換擋不失速”,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穩就業,要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明年面臨就業壓力依然較大,要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引導和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實體經濟,優化就業結構,大力發展和振興制造業。
穩金融,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關鍵是嚴控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穩外貿,要推動對外貿易穩中提質,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引導企業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加大對重點企業支持。
穩外資,要推動對外開放繼續往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方向發展,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繼續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要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充分調動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積極性。”王昌林說。
穩投資,要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當前,外需面臨不確定性,消費是一個慢變量,投資則是快變量,要把穩投資放在重要位置。”王昌林表示,要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抓一批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大投資,抓好那些早干晚干都得干的重大投資。抓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落地實施,盡快轉化為實物工作量。同時,強化用地用能資金等要素支撐,加快推進具備條件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在制造業投資方面,要切實采取措施,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穩預期,就是要加強和完善預期管理,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和平衡性,做好輿論正面引導。”王昌林說。
深化改革
激活蟄伏發展潛能
王昌林認為,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關鍵要更多依靠改革的辦法,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
“比如,目前我們在社會事業領域投資潛力很大,特別是教育、醫療、健康、家政、托育等需求很大,但供給不足。”王昌林說,要通過深化改革,激發這些領域的發展潛力,做好供給和需求結合點的文章,培育新的投資和消費增長點。
王昌林表示,要通過深化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再平衡。比如,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深化土地市場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要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聚焦‘堵點’和‘痛點’,持續為市場主體松綁,更好激發廣大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王昌林說。
王昌林認為,當前要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穩住傳統制造業的“基本盤”,核心是要降成本,進一步激勵企業通過創新邁向中高端。
同時,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機遇,適應我國需求結構升級需要,建立健全審慎包容的監管機制,加快培育壯大新的支柱產業,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和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醫藥與健康服務、文化旅游、教育培訓、家政服務,等等。越是面對復雜局面,越考驗駕馭經濟的能力。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各項政策形成合力,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油助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我們要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推進深度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王昌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