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運行的一些具體場景在發生變化。面對新的形勢,一些地方迅速轉換思路,推出服務經濟發展的創新舉措。不久前,重慶兩江新區啟動“云簽約”活動,將過去“面對面”“手牽手”的簽約方式,變為“屏對屏”“線連線”的“云簽約”。這種在線集中簽約的招商模式,既減少了人員集聚,又高效推動引資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面對疫情,很多企業正在加快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積極擁抱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各地火熱的“線上復工”,既是中國經濟產業數字化的成果,也是企業加速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應急訓練”。當然,要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僅需要企業學會轉身,也要政府提升創新思維,提高創新服務企業發展的水平。
眼下,諸如“不見面招商”“網上進千企”等線上服務,越來越多地成為各地政府的選擇。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硬仗,抓好經濟社會發展也是一項硬任務,二者相輔相成。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級領導干部要“既有責任擔當之勇、又有科學防控之智,既有統籌兼顧之謀、又有組織實施之能”“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有勇有智,有謀有能,既要體現在抗擊疫情上,也要反映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各地政府只有主動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充分釋放創新力量,才能將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通過創新更好服務經濟發展,不僅需要政府轉換思維方式,更需要在配套舉措上做實做細。如果說“云簽約”是一次創新實踐,那么,各級政府在推進“放管服”改革基礎上進行提升服務水平、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數字化升級,則會是一次系統性迭代。一個地方的數字政務是否擁有足夠的基礎設施支撐,數字服務能否迅速由基礎型向智能型升級,信息技術人才是否具有足夠匹配產業發展要求的能力……要答好這些問題,政府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在創新服務經濟發展的體系建設上,不能有緩一緩、等一等的想法,而是要主動出擊、統籌兼顧,加大創新、補齊短板,為未來經濟發展夯實基礎。
疫情的沖擊只是短期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下數字經濟的發展,正在見證中國經濟的韌性,也在呼喚著政府服務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面向未來,政府不僅要總結疫情期間政務服務的經驗教訓,更要創新手段、創新方式,以更深入的“放管服”改革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