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新算法“教”傳感器像人一樣感知信息、研發存算一體的新型架構芯片、為工業互聯網植入內生安全基因……3月31日,記者走進全面復工近50天的之江實驗室,科研人員正爭分奪秒推進重點項目,為打造智能計算創新體系添磚加瓦。
本次疫情防控過程中,浙江充分發揮數字信息技術優勢,精密智控取得良好效果。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說,迎接萬物互聯的智慧社會,需要創新智能計算的理論方法、架構體系和標準規范。之江實驗室充分發揮新型研發機構的體制機制優勢,聯合中科院、浙大、阿里巴巴等優勢創新力量開展協同創新,希望實現從計算理論、計算架構,到計算裝備、計算系統、計算服務的全面創新,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提供全面支撐。
之江實驗室一批先期啟動的智能計算領域重點項目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之江實驗室存算一體芯片項目負責人劉琦研究員介紹,新型架構芯片項目于2019年8月啟動,之江實驗室聯合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浙大組建的項目團隊聯合攻關,在半年多時間里快速完成了存算一體芯片的全面設計與仿真優化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計劃今年完成第一次流片。
同步開展的還有類腦計算芯片的研制。“我們模仿人腦神經元結構設計芯片,希望將人腦的能力‘復制’到計算機芯片,實現低能耗高功效計算。”研發人員說,目前該芯片已構建了靈活可配的低功耗神經元硬件模型,目標是實現單芯片神經元數目突破百萬級。
智能計算創新體系既包括高效智能的計算能力,也涵蓋安全可信的計算環境、普惠泛在的計算服務。之江實驗室工業互聯網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汝云說,科研團隊瞄準工業互聯網高效計算和網絡空間內生安全兩大核心技術,加班加點推進技術攻關和工程開發工作,努力為具備萬物互聯能力的下一代網絡植入內生安全基因,探索綠色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助力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之江實驗室此前發布了“之江天樞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目前項目組正在為全面開源服務積極準備。該平臺在大規模并行計算的效率、自動并行的模式及應用性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有助于構建人工智能良性高效發展的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