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時,對杭州市運用城市大腦提升交通、文旅、衛健等系統治理能力的創新成果表示肯定,并進一步指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近年來,原有的基礎設施越來越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需求。在此情況下,中央適時提出了以5G基建及應用、光伏電網及特高壓、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車及充電樁、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等7大領域為核心的新基建藍圖,為未來我國的轉型發展與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較早、發展速度較快、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應切實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贏得未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與發展機遇。特別是浙江在數字經濟發展、數據中心建設及軌道交通建設等方面已經形成較強的比較優勢,應在新基建過程中進一步搶占先機、爭取更大發展。
世界各地正在加快新基建步伐
此次中央劃定的新基建7大領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關系。首先,5G基建及應用是所有其他領域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主要包括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化基礎設施,是新時代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高度依賴的“電力”和“石油”。其次,在5G基建及應用基礎上,將形成由數字基建引領的全新配套設施,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及其應用領域配套設施(如光伏、生物質能、清潔供熱)、無人化配套設施(如無人機、無人配送物流系統、無人化防疫系統)、衛星太空基建等。第三,經過數字化改造的傳統基建及其新型細分領域,主要是經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傳統基礎設施,或者是為彌補某些傳統基礎設施“短板”而生的新型細分領域。主要包括傳統基礎設施的信息智能改造領域(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園區等)、交通運輸短板領域(如軌道交通、冷鏈物流等)、能源行業短板領域(如核電、特高壓、加氫站等)、環保基建(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等。
為加快經濟轉型發展,近年來,世界各地都在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在5G網絡方面,韓國在2019年4月就率先開始了大規模商用。截至2020年1月,韓國5G網絡用戶數量超過490萬。據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的348家電信運營商正在進行5G投資,包括測試及試用、獲得牌照、部署網絡和啟動服務等。
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2016年10月,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了《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戰略規劃》,提出了美國優先發展的人工智能的戰略方向及相關建議,確定長期投資發展人工智能。2019年6月,新版《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計劃》對2016版進行了更新。
一些國家和地區還提出了類似“新基建”的概念并制定了長期發展規劃。2020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歐洲新工業戰略》,制定了打造歐洲數字未來戰略,提出了歐洲保持技術與數字主權的舉措,也規劃了讓歐洲成為全球數字領導者的愿景。
新基建對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新基建不僅將帶動長三角地區相關產業快速發展,而且還將給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帶來根本性的變革。
一是加快新基建的建設進程,將進一步發揮對世界經濟的引領作用。縱觀以往歷次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實施的都是趕超戰略,即通過加快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進程,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在推進以數字化為核心的新基建中,我國將有可能成為世界的引領者。其中,經過多年的努力與積累,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長三角地區在多個領域的科技進步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在不斷形成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的先發優勢。
二是在新基建的帶動下,長三角地區社會發展水平與發展形態將進入新的階段。原本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都是無法量化的,而大數據引領的新基建將為社會發展、社會運行、社會協調提供最大可能性,有利于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使用,實現社會運行的高效化與有序化。
三是依靠新基建,長三角地區產業水平與產業結構將進入更高發展階段。國際競爭加劇、人口紅利減少、傳統產業亟待轉型升級,決定了我們必須走更高水平與更高質量的發展之路。通過這一輪的新基建,傳統產業以及新興產業都將得到數字化改造,從而為徹底擺脫“人海戰術”的產業發展之路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四是新基建有助于實現長三角地區乃至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彎道超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當前的基礎設施水平從總體上講仍有差距,而且也不能完全滿足產業發展的要求。新基建一方面可以彌補前期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推進我國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在城鄉統籌、產業協同與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等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把握四個“新”,推進長三角地區新基建
一是對新基建的認識要“新”。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發達的生產力迫切需要更先進的基礎設施支持,特別是在科技進步與國際經濟大調整的背景下,要不斷增強區域競爭力,必須全方位提升區域發展水平。而新基建就是從最根本的層面改變與改善長三角地區的發展基礎。因此,長三角地區要加速提高對新基建重要性與迫切性的認識,增強提前謀劃、統一布局的整體意識。
二是新基建的內涵要“新”。推進新基建必須堅持科技導向,著眼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通過5G技術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升級版,為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車聯網、智慧農業和智慧醫療等領域的發展提供新機遇;抓住特高壓這一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關鍵,通過“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促進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大范圍配置、高效利用;借助工業互聯網重構工業生產體系,變革人類的生產方式;建設城際高鐵、城際軌道交通,把地區之間和城市群之間串聯起來;培育人工智能新形態,探索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功能,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搭建打通三省一市的大數據中心,為提升長三角區域治理能力注入數字活力。
三是新基建的主體要“新”。在推進新基建的過程中,尤須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兩者之間的關系,建立一種讓政府與市場積極性都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共贏合作模式。在新基建前期,特別是在規劃、布局、引資等方面,應該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而在具體的建設和投資上,也要敢于進一步放開新基建領域的市場準入,讓更多的投資主體參與新基建,尤其是對有一定收益的項目要放心讓民間資本進入。
四是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方式要“新”。根據國際成功經驗與國內項目建設的實踐,在新基建的投資方式上,要規范并推動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避免明股實債等問題,引進民間資本應提高效率,拓寬融資來源,讓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的合作更加有效。
同時,進一步加強長三角地區的區域合作,協調推進跨區域的新基建。新基建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投資規模大、溢出效應強,很多項目不是一個地區能單獨建設成功的,同時,這些新基建的功能發揮也不僅限于一個地區。長三角地區應借助前期合作發展的成功經驗,結合三省一市的不同特點和基礎,進一步加大合作發展的力度,拓寬廣度,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爭取在全國新基建進程中走在前列,率先推進區域先進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