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9日訊(記者 張帆)交通是經濟社會的動脈,物流有如涌動的血液,在任何一個現代化經濟體中,兩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基礎存在。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打好“統籌綜合交通和現代物流發展”這一拳。
這是發展邏輯使然,也是基于浙江交通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求的選擇。到今年底,我省交通網絡總規模將突破14.2萬公里,較“十二五”末增加1萬公里。其中,鐵路已實現全省陸域各設區市高鐵“市市通”,公路將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內河通航已實現所有設區市“通江達海”。浙江交通已實現從“瓶頸制約”向“總體適應”跨越。
打好“統籌綜合交通和現代物流發展”這一拳,就是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多元立體智慧綠色平安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著力打造物流成本最低、交通運行效率最高省份之一,顯著提高浙江現代交通物流體系對新發展格局的支撐力和匹配度,為“十四五”期間浙江經濟的新發展賦能。
12月8日下午,寧波北環東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順利通過綜合驗收。至此,寧波采用PPP模式運作的“三路一橋”大型交通組合項目全部完成驗收。圖為北環高架與東外環快速路相交的鐘包全互通立交。 本報記者 賀元凱 王凱藝 攝
關鍵詞:大
省內外一體聯通
就在上個月,新修編的杭甬溫三大機場總體規劃獲批。這一面向浙江未來天空的總體規劃,在配套地鐵、軌道建設的基礎上,杭甬溫三地不約而同地都把高鐵引入機場,欲建設高鐵上的機場,構建新型樞紐型綜合交通中心。
以往,浙江機場最被人詬病的是缺乏配套軌道交通,旅客進出機場,除了搭機場大巴,只能打車或自駕。
如今,軌道交通的短板正被補齊,寧波、溫州機場已開通軌道交通,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年底也將連上地鐵。未來,更高大上的高鐵也將進機場,航空和高鐵這兩個目前最方便快捷的交通網將在浙江直接連接,機場將成為空、公、鐵、軌互聯的綜合交通樞紐。
這一變化,正是浙江構建一體建設“鐵路、軌道、公路、港航、航空、管道、郵政、樞紐、綠道”九要素俱全綜合交通體系的縮影。浙江綜合交通網絡,也從最初的平面修路,演化為海陸空俱全,天上、水中、地上、地下縱橫互聯的立體網絡,三個“1小時交通圈”立體交錯、互聯互通的大交通正呼之欲出。
建設大交通,不單是項目的投資大、體量大,更多地體現在交通九要素多元協調一體推進中,以滿足不同交通需求。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潘毅剛認為:“建大交通網,就像下一盤棋,要有一個通盤戰略,要考慮到各區域協調、不同交通方式間平衡,這是在空間維度的謀劃。從時間維度看,長遠眼光和想象空間同樣不可或缺。”
顯然,未來的浙江綜合交通網,從空間到時間都是開放的,通過多元綜合融匯貫通,既能滿足人們出行需求,又能著眼長遠開啟發展新空間。
目前,在省里牽頭協調綜合交通建設的工作平臺上,一個新的綜合交通建設作戰指揮系統已覆蓋交通九要素涉及的九大綜合交通行業和所有縣(市、區);全面覆蓋重大綜合交通項目建設全過程,涉及綜合交通項目共413個,項目總投資2.4萬億元。
而這些大交通項目隨著“十四五”的到來正快速變動。老項目逐步投運,新的一體推進綜合交通大項目層出不窮。它們的建設,將為我省拓展出一條條立體互聯的新通道,為浙江實現新發展開拓出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空間。
關鍵詞:融
融合交通與物流發展
在12月6日結束的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上,投資10億元的梅山綜合物流園簽約。這個項目面朝大海,依托世界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新建的第二個千萬箱級集裝箱碼頭;背靠建設中的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身后是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領銜的產業集群和隨著大通道不斷延伸擴容而來的大市場。
就在11月下旬,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公布了西延行動計劃。“十四五”期間,大通道將以原來西端的金義都市群為樞紐,以浙皖贛閩四省通衢的浙西衢州為戰略支點,加快向皖贛閩等周邊省域輻射。西延行動配套的4000億元項目投資,看上去大部分是高速公路、航道、鐵路、機場等交通建設項目,落點則都在服務開放大通道延伸,意在交通和物流融合發展,讓大通道里的物流“流”得更遠、更順暢。
融,就是融合、統籌綜合交通和現代物流發展,這已是未來浙江交通發展的趨勢。眼下浙江正加快推進的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聯動,就是交通與物流融合發展的縮影。
相比傳統的海陸空港,信息港建設是以信息化的手段,賦能改造提升傳統的交通基礎設施,其核心是物流信息的順暢、數據互聯共享。這就需要統籌綜合交通和現代物流發展。
去年10月我省先行布局成立“四港”聯盟——浙江省海港集團、浙江省交通集團、浙江省機場集團、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中國郵政浙江分公司、傳化集團、順豐控股、圓通蛟龍集團、浙江電子口岸公司、浙江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公司等10家囊括海、陸、空、信領域的領軍企業強強聯合,把交通基礎設施、口岸服務、物流信息聯到一起。一年后,義烏跨境電商出口海陸空通道已全部打通,四港聯動的無縫對接也在加速。
人便于行、貨暢其流是發展交通的目的。未來,不論是產品出口海外,還是把進口物品運銷國內,物流從起點到終點,將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統籌運用各種綜合交通運輸資源,一鍵提供最貼合貨主經濟和時效需求的方案,可實現物流聯運“一單到底”。統籌綜合交通和現代物流發展、順暢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通網建設,將能滿足浙江經濟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效
順暢鏈接雙循環
緊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藥品物流園區,有兩萬平方米多種溫度的倉庫。不同的溫度,是為迎接不同需求的藥品。該園區能為藥企提供綜合物流方案,提供集保稅物流、報關、倉儲、空陸運輸、冷鏈延伸為一體的第三方藥品物流服務。
11月24日,園區收到華東制藥發來的存放藥品出庫單。2小時內,包裝團隊根據杭州和目的地天氣情況、運輸方式要求,對出運藥品進行防潮、防撞包裝。調度員根據藥品數量、目的地情況制定運輸方案,其中108件發運至沈陽的藥品選擇空陸聯運,并由合作承運商完成最后一公里派送。
像這樣依托物流供應鏈高效地進行銷售、生產的場景,未來會越來越多地成為浙江乃至周邊區域企業的選擇。效,就是高效率、高效費比,它能提高交通運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圍繞雙循環的高效交通物流建設已成熱點。“循環離不開人流、物流的暢通。”浙江省交科院交通發展中心副主任魏守月說,暢通雙循環需要便捷、高效、經濟的流通服務。
近年來,以寧波舟山港為龍頭的海鐵聯運從省內開到了中西部;從義烏出發的中歐班列暢行歐亞大陸,甚至跨海進入英倫三島。高鐵網連上全國大部分省(區、市),空中航班直飛歐美。進出浙江沿海港口的海輪也越來越大……這些,都和我省努力建設順暢鏈接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提高交通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密不可分。
“發展高速交通,提高產品流通速度和效率,可降低生產成本;發展重載交通,通過加大運輸規模,可降低運輸成本。”魏守月認為,這是現代交通物流發展的方向。
當然,要實現交通物流降本增效,還需要推進物流“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成本;落實物流降稅清費,降低經營性成本;開展信息互聯互通,降低技術性成本。
通過改革創新,我省交通物流服務效率穩步提升,成本正在降低。2019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8938億元,占GDP比重為14.33%,比上年下降0.13個百分點,實現5年連降。但和全國水平相比,這個比重僅低了0.37個百分點,優勢并不明顯。
顯然,“十四五”期間,我省要努力成為物流成本最低、交通運行效率最高的省份之一,建設順暢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通物流網絡,給經濟社會發展開拓新空間,還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