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浙江日報在理論周刊版刊發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旭署名文章《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全文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多次強調,“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是浙江富民強省之本,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是實施“八八戰略”題中之義。“十三五”以來,浙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重要戰略論述,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扎實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制造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制造業增加值躍上2萬億元臺階,數字經濟全國領先,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全國第一,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數量全國第二,形成年產值超100億元產業集群200多個、超1000億元產業集群1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3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特征和態勢愈發明顯。
同時,受產業結構高度化演進規律、制造業中的非制造環節分離等因素影響,浙江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呈現持續下滑態勢。2019年,全省制造業增加值21237億元,占GDP比重為34.1%,比2015年下降3.7個百分點。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在2020年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召開了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出臺了《關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制造強省建設行動計劃》。今年3月26日,時隔一年再次召開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充分體現了咬定青山不放松,堅定不移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和堅強決心。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把產業體系現代化先行作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十個先行”之一,把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作為“十三項戰略抓手”之一。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鮮明提出“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三分之一左右”;省政府工作報告則把“全面提升制造業競爭力”作為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作了專門強調。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全國兩會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省兩會、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不是機械地理解為比重數字的多少,更要關注的是制造業內涵的提升所帶來的比重基本穩定。首先是規模大且先進性強,既要做大工業總量,能夠為經濟社會的穩定提供就業支撐,又能夠制造高端產品,在高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其次是根基牢且安全性強,既需要各類研究機構提供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硬核”科技支撐,又需要加強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核心基礎零部件等基礎性產業支撐;最后是潛力大且帶動性強,迫切需要引育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新興制造業,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突出改革突破爭先、服務提質爭先、風險防控爭先,近期尤其要抓好九方面重點任務:
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三個千億”投資工程,全力穩企業防風險擴投資拓市場。推進千億數字經濟、千億新材料、千億高端裝備等重點項目工程建設,完善制造業重大項目落地全周期服務,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擴大工業有效投資。深化全球精準合作,實施“一局長一項目”,招引強鏈補鏈項目。加強與省級有關部門協作,共同落實工業大市大縣出讓土地總量中工業用地比例不低于30%。深化浙江制造拓市場行動,持續推進“春雷計劃”“嚴選計劃”“商超計劃”實施。全面落實減負降本政策,分級分類防范化解企業風險。
圍繞打造標志性產業鏈,探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縣一經驗”,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爭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推進22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市、區)探索“一縣一經驗”。實施制造業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深化“1+2+10+X”推進工作體系,迭代斷鏈斷供風險排摸,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急用先行項目實施,做深做細十大標志性產業鏈。實施產業集群培育升級行動,培育“415”先進制造業集群。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
圍繞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推進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貫徹落實《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制定實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打造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提升“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進“雙城”聯動(杭州打造國際工業互聯網之都,寧波打造全球工業互聯網研發應用基地)、“雙鏈”暢通(產業鏈與供應鏈暢通),創建工業互聯網國家示范區。加快5G、云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新基建創新示范省。
圍繞創建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國家示范區,突出“三化四名”,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一體打造“名品+名企+名產業+名產地”,形成一批經典產業、時尚產業、支柱產業。制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推進新智造的實施意見,推廣新智造模式,加強工業機器人應用。積極推進服務型制造,推動設計成果轉化應用。
圍繞做優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強化新動能培育,打造百億級“新星”產業群。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打造全國生命健康產業制造中心。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推進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區域中心子平臺、檢測實驗室建設。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及智能汽車、綠色環保等產業,推動“新星”產業群發展。布局發展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類腦芯片、區塊鏈等未來產業。
圍繞打造“單項冠軍之省”,強化創新驅動,構建產學研用融合的產業創新體系。完善產業創新體系,培育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企業共同體。實施單項冠軍培育行動,建立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庫,實施單項冠軍定期發布機制,培育一批單項冠軍。統籌推進首臺(套)提升工程,落實保險補償政策,加強首臺(套)產品展示和推介對接。
圍繞企業競爭力提升,實施企業管理現代化對標提升行動,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五企”培育體系。實施“小升規”“雛鷹行動”“放水養魚”“鳳凰行動”“雄鷹行動”五大行動,培育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雄鷹企業、“鏈主”企業,構建“五企”培育體系,不斷壯大市場主體。實施企業管理現代化對標提升行動,認定一批省級管理對標提升標桿企業。建設提升小微企業園。深入實施《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推動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圍繞制造方式綠色轉型和綠色產業發展,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探索山區縣生態工業發展新路徑。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進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等產業發展,建設綠色低碳園區、綠色工廠。在山區26縣開展生態工業試點,突出數字賦能,大力發展山區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做優做強綠色產業。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探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固廢循環利用商業模式。
圍繞數字化改革,推進“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推進數字經濟綜合應用,著力提升治理和服務效能。充分發揮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作用,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核心架構,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方向,形成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數字經濟運行系統。推進產業大腦1.0版建設,選擇兩個左右優勢產業開展應用試點,創建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00個以上,啟動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試點,打造一批以“未來工廠”為引領、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為主體的新智造企業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