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fine Phase
1、項目背景
項目開展的背景是什么?比如,清晰地列出當前整個公司的經營戰略目標、遠景及價值觀。
本項目與公司的經營目標有無關聯?與部門業務目標有無關聯?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嗎?
2、問題陳述
闡明要解決的問題具體是什么?發生在哪?發生在何時?有多嚴重,可測量嗎?為什么有必要立項,比其他問題嚴重嗎?
最好用圖表表達上述狀態,如柏拉圖、直方圖、時序圖等。
3、項目范圍
項目涉及的過程是什么?如列出項目的焦點可能在制程或過程的哪幾個步驟或環節?涉及的產品型號是什么?用流程圖將其表達出來。
明確過程的內部與外部客戶是什么?顧客認為重要的核心項目是什么?(一切從使客戶滿意出發,建立過程質量特性),常采用SIPOC、VOC,CTQ’s方法來表達。
4、問題定義
在項目中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需要給它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以免公司成員對它造成誤解。
項目需測定的指標是什么?客戶要求或內部規格是什么?(即什么是你要研究的過程質量特性)
過程輸出什么是不對的(或缺陷是什么)?對缺陷 (不良) 的具體定義。
5、現狀及目標
項目的現狀是怎樣的?建立基準線,應該收集大于三個月以上的數據才有代表性。
項目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 比如,通過比較與極限目標(Entitlement)的差距,建立目標為縮短70%差距,接近Entitlement 。注意 Entitlement可以是同行業或同企業的最高水平(Benchmarking),也可以是極限目標(比如零缺陷)。
6、財務收益
項目實施結果可帶來的利益,硬性和軟性節約有多少?(通常計算一年的財務效果)
項目測量階段開始前,應盡可能完成財務效果預估的確認。
7、項目組織架構
選定項目小組成員,包括倡導者(CHAMPION)、部門長(SUB- CHAMPION)、指導黑帶大師MBB或BB是誰,以及項目小組成員。
明確他們在項目中的職責。
不同階段項目小組成員可視實際情況變動。
8、項目日程計劃
制訂進行及完成DMAIC階段的日程表,及安排各階段需要完成什么工作內容?(形式如甘特圖)。
# Measure Phase
1、針對Y的測量系統分析(MSA)
計量型MSA?P/T、P/TV 來評估重復性與再現性是否可以接受?
記數型MSA?重復性與再現性的百分比值是否可以接受?
不能接受的測量系統應先改善,并建立定期跟蹤校驗測量系統能力的制度。
2、過程Y能力分析 ( Cpk )
是否正態?
Y是否穩定可控?
Y的制程能力是否充分?
3、流程圖/魚骨圖
初步因果分析,尋找及羅列出與項目研究的輸出變量有關的所有可能的原因。
4、因果矩陣(C&E Matrix)
輸出特性 YI,Y2,Y3 … ?給定其重要度分數(在 1~ 10之間,10代表重要度最高)
評價輸入變量 X1,X2,X3…與 YI,Y2,Y3…的關聯度,一般賦予 0、1、3、9 的分值來表明其不同的相關程度。(9代表最強相關)
計算輸入變量的重要度。方法:將每一單元的相關程度的分值乘以該列對應的輸出變量的重要度分數,然后將其(同一行)加起來,代表該輸入變量的重要度。
根據輸入變量的重要度分數重新排序?初步篩選出的重要X。
5、FMEA
針對C&E矩陣選出的X優先度或關鍵過程的詳細步驟,進行詳細輸入因子的風險等級數RPN評估、排序,鑒別出重要的輸入變量X,作為測量和分析的重點。
風險等級數(RPN) = 嚴重度(S) x 發生頻度(O) x 探測度(D)
6、二次FMEA
對FMEA后的部分因子先實施改善,再考查經初步改善后,風險等級數RPN有無變化?
現有控制或改善的辦法有效嗎?制程能力現況?
7、測量階段結論
本階段MSA需要改善嗎? 現制程能力如何?未來改善方向是什么?
現階段即可采用的控制或改善的辦法有哪些?常用趨勢圖跟蹤過程時勢狀態。
篩選出的重要X是什么?需要進一步分析驗證?
# Analyse Phase
1、流程分析
流程步驟的詳細分析,如繪出微觀流程圖,明晰每一個關鍵步驟的KPIV和KPOV。區分出誰是有價值增加值的“增值步驟”,哪些是無價值增加值的“不增值步驟”。注意:對于不增值步驟,短期內不一定能取消。
針對輸入因子X 的測量系統分析?根據數據類型,選擇計量型MSA或記數型MSA?
針對輸入因子X的工程能力研究,X是否正態?X是否可控?X的工程能力是否充分?
2、描述統計分析
運用基本描述統計圖表,如直方圖、柏拉圖、散點圖、餅圖、雷達圖等,對輸入變量的影響做初步評價。
運用多變量圖,比較多個X的影響,直觀的看哪些關鍵X重要?哪些不重要?
3、推理統計分析 (附常用的推理統計分析工具表見下頁)
假設檢驗:驗證輸入因子X是否真的顯著?建立零假設和備擇假設,選擇合適的檢驗法。
相關分析與簡單回歸:變量間是獨立,還是相關?相關者可否建立回歸方程?
ANOVA :利用方差分析不同水準的X的對Y的影響是否有顯著差異?
4、分析階段結論
本階段已改善的X? 篩選出的重要X是?是否需要做DOE?
項目進展的跟蹤,如用趨勢圖表示的階段性改善效果。
# Impove Phase
1、常規改善方案
針對部分關鍵因子(顯而易見能找到改善方法并可控的),先提出改善方案或對策。
執行并驗證這些方案的有效性,常用控制圖、時序圖等 。
2、DOE 試驗設計
DOE是改善階段最主要的手段和工具,研究到底哪些X顯著的影響Y,建立有效的Y=F(X)模型方程,獲取優化X達到Y目標值的最佳方案,主要步驟如下:
策劃與安排合適的DOE設計方案
常用工具:全因子試驗設計、部分因子試驗設計、響應曲面法、調優運算等。
執行DOE與分析結果,獲得優化方案
驗證優化方案
3、驗證改善方案
驗證改善前后效果的對比,常用時序圖 ,假設檢驗等方法。
總結階段性改善效果及控制方法。
# Control Phase
1、制定控制計劃
建立項目的總控制計劃,保證改善成果的持續和穩定。控制計劃應體現的重要元素:計劃編號、計劃名稱、責任人、批準人、承諾的完成時間、控制的過程信息、產品信息、供應商、顧客、生產設備參數規格、控制方案、當前狀態、反饋方式,等。
常規控制方案的三要素:
1)改進過程文件化,如PI,SOP等。
2)過程管理計劃,如正確的過程圖、行動報警、應急措施、連續改進計劃等。
3)持續的過程測量和控制,如SPC、趨勢圖、直方圖、散布圖、走勢圖等 。
其它用于控制的精益生產工具,如5S 、目視管理、看板管理、防錯技術等。
2、SPC for Y
監控過程輸出的質量特性Y,迅速發現其異常波動,及早查其根源、采取措施,以減少批量損失。
3、Y 的制程能力再分析
周期性驗證過程的能力是否穩定,是否持續充分滿足客戶需求?
4、SPC for X
監控過程輸入的關鍵因子X,及早發現其異常波動,及時采取措施,達到生產損失最小化。此為統計過程控制的重要環節,若此關鍵因子涉及供應商,由此可推動供應商的過程改善。
5、X 的制程能力再分析
周期性考察關鍵輸入因子X 的過程能力,是否穩定、持續、充分滿足過程需求?
亦針對供應商來料的能力監控。
6、改善效果跟蹤
經過DMAIC后,Y的現況如何?(走勢圖、時序圖、直方圖、控制圖)
7、財務收益核算
根據項目的DMAIC后,Y的實際跟蹤結果,核算項目執行期間的實際收益及由此精確預算未來一年的財務收益。
8、學習心得及下一步計劃
總結這一段學習的心得體會,今后工作的思路會有轉變嗎?學習的工具對你的工作幫助大嗎?你認同Six Sigma 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嗎?你還有的下一步計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