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日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提出的ISO23040:2021《海洋環境影響評估(MEIA)-海底區海洋沉積物調查規范-間隙生物調查》國際標準經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批準于格林尼治時間12月10日正式發布,這是由中國提出制定的首項ISO海洋調查領域的國際標準,該標準聯合8個國家共同制定,標志著中國海洋調查技術標準國際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王凡介紹說,該國際標準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提出,聯合同濟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8家單位共同編制。
同濟大學翦知湣教授表示,該標準規定了海底區海洋沉積物中的間隙生物群進行調查的要求和建議,以及科學的技術方法和規范。調查項目包括海洋沉積物、有孔蟲、介形類、放射蟲等,適用于任何海底區域不同底棲生境的海洋調查。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李鐵剛介紹說,該國際標準的發布將為海底區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提供基于國際前沿的、先進的科學與技術方法,適用于海底區域海洋沉積物生物多樣性的調查與評估,有利于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環境綜合勘探、生態環境評價、保護與管理等。標準實施有利于增進國際社會對于中國海洋調查技術的科學認識,為國際海底區進行海洋調查活動提供了科學依據,為開展海洋調查領域多邊合作提供技術支撐和強有力的標準保障,建立起國際合作的友好橋梁。
據介紹,國際上在海底區域已經開展了許多大型國際綜合研究計劃,如大洋鉆探計劃(ODP)和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但迄今為止,由于缺乏國際標準,各國在對海底區沉積物間隙生物調查中使用了不同的規程和技術,這給國際合作中的數據對比和成果校準造成了障礙,因此也對科學評估海底區生物多樣性和承包作業的環境評價造成了直接影響。
該國際標準涉及的海底區沉積物間隙生物,是指沉積物顆粒間棲息或沉積的底棲生物群,涵蓋古菌界、細菌界、動物界六個界的生命形式,在海洋底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調節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此類生物群是研究海洋生物多樣性、油氣資源勘探、海洋碳循環、全球變化、季風降雨等相關領域科學問題的關鍵載體。
2017年,中國在海洋調查領域的ISO標準尚屬空白的情況下,提出該國際標準的提案,并獲得ISO立項通過,得到了國際上相關國家的積極響應,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伊朗、韓國、新加坡、巴拿馬8個國家委派專家參與本項國際標準的制定。2019年5月通過草案階段,2019年9月在國際標準大會通過委員會階段,2020年10月通過詢問階段國際投票,歷時四年,于2021年12月由ISO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