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3月1日開始,《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正式施行。《規定》提出保障算法選擇權,強調應當向用戶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向用戶提供便捷的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這標志著,我國第一個專門針對算法推薦的法規正式落地。“算法”怎么算,不再只是平臺企業說了算。定好規則、劃出邊界,才能防止“算法”變成“算計”。
移動互聯時代,算法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當我們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和樂趣時,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隱私”。每一次指尖的碰觸、滑動,都被系統后臺一點不落記錄了下來。僅僅憑這些蛛絲馬跡,強大的后臺系統就能給每個用戶畫出一幅細節越來越豐富的“肖像”。職業、性別、年齡、愛好……不知不覺中全部被一一洞悉。
應該說,這種“洞悉”本身不完全是壞事。它某種程度上能給用戶帶來福利和便捷。比如,在琳瑯滿目的購物網站上迅速找到心儀商品,是算法的功勞;智能導航迅速找到最優路徑,也要靠算法。
但是,算法越來越凸顯出多種弊病。比如,導致“信息繭房”出現。根據一定規則和偏好計算出來的信息推薦,會呈現片面性、單向度自我循環,局限人的視野和對不同觀點、信息的接觸面。再比如,制造“系統之困”。最典型的就是外賣小哥,在算法的精細算計中疲于奔命。還比如,產生“大數據殺熟”。有時候,同一款打車軟件、同樣的路程,不同用戶收費卻不同。在同一電商平臺中搜索同一款商品,消費水平較高的用戶,搜索出來的產品可能價格更高。
這些弊病的出現,有的是由于技術本身的局限性,有的是由于企業對算法的不當使用,有的則是由于企業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無論是哪種,中國互聯網用戶越來越感受到規范、約束算法的必要性。因此,這部法規無疑是一部良善之法。它的施行,既有利于維護用戶權益,讓算法更好地為人服務,也有利于相關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值得特別關注且應向用戶廣而告之的是《規定》的保障算法選擇權條款,也就是允許用戶隱藏自身個人特征,或直接關閉算法推薦服務選項。這一條款看得見、摸得著、易操作,可以讓用戶直接說不。它可以說是用戶權益的“托底”條款,尤須通過監管督促企業嚴格執行。
怎么算,離不開價值觀的“牽引”,需要外部力量的有效“規制”。技術的突飛猛進帶來互聯網上的種種亂象,并不能簡單歸咎于技術本身。任何技術創新要有利于社會整體福祉,必須實現技術理性到價值理性的跨越。沉溺于“算計”,為了一時利潤而將社會責任、商業倫理拋到身后,這樣的企業無法獲得消費者的尊重,更無法贏得市場和未來。期待《規定》的實施能推動企業和監管方形成優化服務的更強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