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15日訊(記者 夏丹 楊群 梅玲玲 通訊員 蔣君)浙江“山”與“海”的故事,起于本世紀之初全省范圍內一場區域合作舉措——山海協作。20多年來,山海協奏曲從未間斷。
當前,浙江正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更加聚焦產業鏈深度合作。日前,《浙江省產業鏈山海協作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發布。根據《行動計劃》,到2023年,協助山區26縣招引重點產業鏈項目100個以上,培育新上規企業500家;到2025年,分別達到200個以上和2300家。
從“山”“海”攜手,到共建產業鏈,擁有一大批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的浙江,有基礎更有挑戰。如何推進、促成產業鏈山海協作?最近,記者走進部分山區26縣調研。
“山”呼“海”應
山鄉來了“龍頭”
三月,地處飛云江源頭的文成縣巨嶼鎮,春天的氣息漸濃。鎮上的文成娃哈哈宏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飲料項目工地上,處處洋溢著“人勤春來早”的氣氛。“今年上半年就要交付使用,一天都耽擱不起哦。”項目負責人林建陽說。
據測算,這個總投資近5億元的項目,建成投產兩年后產值可達10億元,實現年利稅2億元,年納稅超7000萬元。對文成縣而言,項目早一天投產,意味著早一天帶動百姓就業、增加地方稅收。
一邊是如火如荼在建的娃哈哈工廠;另一邊,今年2月底,文成又迎來飲料行業巨頭旺旺集團。旺旺集團“水神”文成生產基地已正式簽約,文成將是其在大陸的第三個生產基地。在文成,一條圍繞“好水”的產業鏈雛形初顯。
文成水產業表明,以其獨一無二的資源優勢,吸引省內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到山區26縣進行產業鏈布局,不失為一條帶動山區26縣工業加快發展的捷徑。正如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所說,“這是一個雙贏的決定。”他認為,投資文成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想通過產業振興的方式,支援山區26縣發展;另一方面,在文成建廠可以更加貼近浙西南、福建等市場,就近發貨,降低運費,更好地實施“產地銷、銷地產”。
“當浙江省內產業發展形成一定梯度差時,意味著優勢互補的條件更成熟,合作本身具備較好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說,山區26縣的機遇來了。”一位長期關注山區26縣發展的專家說。記者調研發現,一大批競爭力強的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如今對產業鏈配套有著巨大需求。
娃哈哈投資文成之前,已經在景寧和江山等地投資了工廠;來自紹興的浙江三力士股份有限公司,成就了天臺縣制造業投資額最大的智能橡膠產業園項目;來自桐鄉的某龍頭企業,則投資了衢州歷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先進制造業項目——浙江時代鋰電材料國際產業合作園。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明文彪認為,浙江山區26縣勞動力、土地成本比較低,空氣、水環境比較好,非常適宜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單個環節的發展需求,像阿里去遂昌、娃哈哈去文成等,當地政府有意愿,企業也有動力。
瞥見苗頭,因勢利導。此次發布的《行動計劃》,引導發達地區1-2家龍頭企業與山區26縣企業建立產業鏈延鏈合作,實施一批產業鏈協同項目。同時,對于龍頭企業落地山區26縣的重大項目可納入“重大事項直通車”予以專題協調支持。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希望推動省內外鏈主企業、龍頭企業深入參與到山區26縣產業補短板中,幫助山區26縣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山”“海”共生
攜手筑牢產業鏈
引進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布局山區26縣,不再是單向救助,而是充分調動雙方資源優勢,實現珠聯璧合的產業共贏。
這一點,天臺和三力士感觸極深。
橡塑制品產業是天臺主導產業之一, 2021年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17.9%。截至2021年底,全縣194家規上企業中,60家是橡塑制品企業。
而這正是天臺吸引龍頭企業三力士的原因。三力士董事長吳瓊瑛告訴記者,天臺有著深厚的橡膠產業基礎,區域內產業鏈完整,更難得的是當地擁有橡膠行業的各種人才。她舉例說,三力士目前國內近200個一級經銷商、2000多個二級經銷商中,天臺人占90%。
如今,三力士正在天臺建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的橡膠帶生產工廠。吳瓊瑛說,這段時間公司正在謀劃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愿景“使三力士成為全球第一的V帶(一種用于傳遞力和物品運輸的機械設備)供應商”,可以說,天臺項目是三力士的新起點。
“成功引進三力士到天臺,與我們的主導產業十分匹配,更重要的是,它將大大帶動本地企業提升,產業做強。”天臺縣經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謝慧敏表示。
果然,花香蝶自來。有鏈有龍頭后,天臺橡膠產業成了香餑餑。繼三力士之后,桐鄉的雙箭橡膠也來了。作為國內輸送帶行業龍頭企業,雙箭已連續10年在國內行業綜合排名第一、位居全球前列。去年7月,雙箭橡膠發布公告,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浙江臺升智能輸送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6000萬平方米智能型輸送帶、10萬噸煉膠及輸送裝備項目”,項目總投資估算為7億元,會在2022年開工建設。
“我們還在謀劃和省外同行共同組成分工明確、優勢共享的橡膠企業聯盟,天臺完全可以整合當地產業資源集中的優勢,共同參與其中。”吳瓊瑛說。
事實上,一個產業是否具有生命力、競爭力和高效益,“鏈”的延伸尤為重要。天臺的橡膠產業如此,衢州的鋰電池產業也如此。
浙江研一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園,位于江山經濟開發區江東化工園內,由深圳研一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是江山近年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產業項目。目前,一期已進入投產,二期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公司董事長郭富德表示,鋰電池的產業鏈非常長,可衢州剛好很齊全,二期項目就是公司在2021年追加投資建設的。
作為衢州氟硅、鋰電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團,江山正圍繞鋰電池上游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其中,江東化工園里鋰電池產業鏈項目已開建約400畝,正在招引洽談的項目約1000畝,預留的發展空間約1600畝。就在距離江山不遠的衢州智造新城,總投資479億元的浙江時代鋰電材料國際產業合作園項目已開工建設。“產業鏈在,我們還能走得了?”郭富德笑著說。
以產業鏈為紐帶的“山”“海”共生故事,正在山區26縣上演。
龍泉經濟開發區內,總投資約2億元的科博樂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項目,也在趕工期。科博樂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空調PTC加熱器總成、新能源汽車用水閥、水泵、電池冷卻板等產品,客戶覆蓋主流新能源汽車整車廠,產品細分市場占有率達25%以上。
龍泉市汽車空調配件行業協會會長陳慶華告訴記者,紅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讓本地汽配產業有強烈的升級意愿,雖然龍泉汽車空調產業企業數量多、產品種類全,但是一直沒有空調總成企業,難以進入整車配套市場,科博樂項目剛好彌補了龍泉產業鏈短板。
“每個山區縣都有自己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產業優勢、比較優勢,比如衢州的鋰電、文成的水飲料、仙居的醫藥、天臺的橡膠,都是依托當地優勢,契合了龍頭企業穩鏈固鏈延鏈的發展需求,從而一拍即合。”省經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自去年8月份以來,省經信廳已協助山區26縣招引落地3個產業項目,達成投資意向7個,正在對接洽談6個。
當前,浙江正在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這個“基地”不單指杭甬溫等大城市,而是全省一盤棋建設的基地。山區26縣應乘勢各顯神通,嵌入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的產業鏈,嵌入全省的主導產業鏈,從而搭上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順風車。
“海”誓“山”盟
契合的才是最好
當然,“海”誓“山”盟并非坦途一片。它的關鍵點和難點都在于,產業布局能否有效契合龍頭企業發展需求和山區26縣的實際。
畢竟,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身相對穩定的供應鏈。“穩定”,指的是相對成熟的供應能力,和長期合作帶來的知己知彼。一般情況下,這種供應鏈關系不會隨意變更。那么,山區26縣“鏈”接龍頭企業、鏈主企業,怎樣在目前供應鏈的基礎上開新篇?
去年4月,西子聯合董事長、杭鍋集團董事長王水福到縉云考察。在縉云,他淘到了“寶”——扎根縉云的新能源科創型企業浙江臻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月下旬,“臻泰能源”與杭州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工研院水木創投簽約,三方共同打造新型高溫燃料電池研發生產基地。后兩者向“臻泰能源”投資3000萬元,支持“臻泰能源”氫能源燃料電池的開發和研究。
契合了杭鍋布局氫能的新需求,置身縉云的“臻泰能源”,順利嵌入了龍頭企業的產業鏈——山區26縣在對接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的過程中,需要瞄準的是企業新的增長點帶來的新需求。
尋找新的增長點,鏈主企業、龍頭企業有著強勁的內生動力。事實上,當下正是大批企業尋求升級或轉型的風口期。
對山區26縣來說,能不能接得住、如何才能接得住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可喜的是,一部分山區縣已在著手補短板了。
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的天臺,為了引進更多像三力士這樣的企業,下大力氣開發建設天臺縣蒼山產業集聚區。園區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總投資73億元,作為臺州市“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六大板塊之一,建設完成后可提供約5000畝工業用地,能有效緩解天臺縣工業用地緊張的局面。
為打破產業人才瓶頸,江山則加快產城相融,快速提升基礎配套。就在“研一”所在的江東園區馬路對面,一個總投資7700萬元的江東鄰里中心已動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輻射周邊5萬人,提供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務。
……
此次《行動計劃》非常明確,推動山區26縣明確1-2個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開展“一縣一業”培育。同時,實施“山區26縣龍頭企業計劃”,每條產業鏈培育1-2家龍頭骨干企業,開展“一業一企”培育。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以來,國家、省里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我們要用好用足這些政策。”一位山區縣分管工業的副縣長說。
專家提醒,山區26縣的產業基礎相異,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培育才形成的,對于山區縣來說,務實是首要的,必須根據自身主導產業和稟賦優勢來確定招引方向,如果能和當地主導產業產生協同效應,這樣的發展方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