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6日訊(記者 翁浩浩 于 山 共享聯盟衢州中心站 王繼紅 通訊員 汪耘)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剛剛經受疫情考驗的衢州,復工復產爭分奪秒。各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小組進車間、看生產、解難題,截至4月5日,衢州市區399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復工395家,復工率達99%。
衢江畔的智造新城內,塔吊移轉、機聲隆隆,總投資479億元的浙江時代鋰電材料國際產業合作園建設正全速推進。
這個衢州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蘊藏衢州的壯志雄心——牢記“成為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的殷殷囑托,錨定“工業強市”目標,以高質量趕超發展,全力打造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
強工提質
澎湃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衢州是全省“美麗大花園”的核心區。青山綠水間,衢州工業經濟全面起勢。2021年,衢州12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部排名全省前6,其中8項指標全省前3;規上工業產值增長29.8%;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55.7%,兩年平均增長33.6%。
“發展壯大工業經濟對衢州加快發展、趕超發展、高質量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在打造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新征程上,必須強化產業第一支撐,突出工業第一希望。”衢州市委書記高屹說。
衢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兩年列全省第一,2021年比上年增長16.2%,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6.3%。這背后,是衢州抓工業、抓制造業的持續發力。
“時代鋰電”項目,被譽為衢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3年后,衢州鋰電池材料產業總產值有望突破2000億元,成為全球鋰電池材料集聚基地。
光環下更有“共富味”。在浙江時代鋰電材料有限公司,上百名新員工正接受崗前培訓。衢州市人力社保局智造新城分局局長王倩介紹,“時代鋰電”項目全部投產后用工需求約1.2萬人。高質量就業的美好圖景,就在衢州人家門口展現。
去年8月以來,工業強市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制定《關于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十四五”期間工業經濟發展的目標和路徑;啟動工業強市十大專項行動:制造業“招大引強”、工業企業“培大育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六大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開發區創強高新區進位、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工業數字化改革、推進企業上市、外貿創強、衢州巨化一體化融合高質量發展齊頭并進。
收到惠企“大禮包”,讓浙江哲豐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君齊欣喜不已。“大禮包”來自常山新推的企業培大育強、產業提質增效等“工業新政20條”。
不僅是常山,衢州市各縣域“同頻共振”:柯城圍繞運動休閑和軸承智能裝備兩大主導產業加快推進產業強區;衢江做強廿里特色生態產業平臺打造經濟新增長極;龍游以“綠色、高效、富民”加快構建現代化生態工業體系;江山推出“九大專項行動”助力工業經濟全面振興;開化打出“重塑工業新優勢”發展組合拳。 (下轉第二版)
以“低”促“高”
錨定綠色發展新賽道
在“雙碳”背景下,工業強市的“綠色路徑”更清晰,發展的高質量更凸顯。
去年12月,我省數字化改革第二批“最佳應用”公布,衢州碳賬戶碳金融應用上榜。
類似銀行賬戶,碳賬戶存儲的是碳排放量,衢州233.8萬個碳賬戶覆蓋工業、農業、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六大領域。其中,全市1030家規上工業企業都有專屬碳賬戶。
每天一早走進公司,浙江健盛集團江山針織有限公司設備部經理余輝本會習慣性地登錄衢州市碳賬戶管理服務系統,查看企業的碳賬戶——電、天然氣、蒸汽、原煤等碳排放數據一目了然。這些數據來自企業內安裝的100余個采集器,如果能耗超過預期,碳賬戶系統就會發出預警。
事實上,在碳賬戶誕生前,衢州企業已開展節能降耗多年,但僅憑一兩個項目達到節能效果的模式,已逐漸成為發展的瓶頸,迫切需要系統重塑和精細化管理。
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模式變革。衢州通過設立單位產品產量、單位工業增加值、單位稅收3個碳排放強度指標,為企業貼上紅色、黃色、淺綠和深綠四色標簽,區分碳排放等級;發布《工業企業碳賬戶碳排放核算與評價指南》,讓企業每道工序的碳排放量有據可依。
而金融創新讓降碳這把“火”更旺。衢州打通綠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根據企業碳排放量實施有差別的財政金融政策,激勵企業綠色轉型,目前已開發碳金融“云上超市”“工業減碳貸”“碳融通”等34個低碳金融產品。據預測,通過對傳統高碳企業改造,衢州“十四五”期間可騰出61.7萬噸標煤用能指標。
未來3年,衢州堅持走以碳賬戶建設驅動“雙碳”領域大變革的路徑,探索走出一條以最低碳排放實現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之路。
以“特”求“優”
鍛造跨越趕超新優勢
特色就是優勢,就是競爭力。
衢州工業強市,以“特”求“優”,通過打造特色產業鏈,把短板鍛造成長板。
“就是看中完備的產業鏈。”提及10.8億元投資精細化學品項目的緣由,浙江奧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徐振華直言不諱,“在智造新城,項目所需的幾十種原材料都能得到供應,用戶市場潛力巨大。”
新一輪競爭是產業鏈的競爭。衢州深入實施六大產業鏈提升工程行動方案,全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集成電路、智能裝備、生命健康、特種紙等六大標志性產業鏈。
圍繞六大產業鏈和鏈主型企業,衢州建立由市長任總鏈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總鏈長、市經信局班子成員任鏈長的產業鏈“鏈長制”,建立鏈長領銜、市級部門和行業協會協同、專家參與的產業鏈研究和推進工作機制,形成“一鏈一服務團”。
“以前招商主要看企業實力,現在則以有利延鏈補鏈強鏈為原則,瞄準鏈主型企業。”衢州智造新城管委會投資促進部副部長楊志坤深有感觸地說。
數據顯示,2021年,衢州六大標志性產業鏈規上工業總產值為1210億元,約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8.2%。
以產業鏈升級為契機,衢州鍛造制造業新優勢的步子邁得更大更穩。
清晨6時起床,穿過嶄新一天的衢城,7時45分到達巨化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熱情滿滿地投入工作。自去年11月衢州市與巨化集團有限公司新一輪干部相互掛職以來,衢州市科技局干部王秉余已適應“新角色”。
掛職制度的背后,是衢州巨化一體化融合高質量發展這步“大棋”。統籌整合人才、科技、資金、平臺等要素資源,深化產城融合、創新要素共享、基礎配套共用、產業數字化平臺共建……一片熱土、一方產業,擦出閃耀火花。
一體化的“磁吸效應”已然顯現:華友鈷業、韓國曉星、中寧硅業、杉杉股份、一道新能源、隆基樂葉等一批實力強、投資大、技術新、前景好的企業相繼落戶。
與此同時,衢州創新平臺能級“水漲船高”:全面深化與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及大院名所合作,積極創建國家空氣動力裝備創新平臺,全方位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通道。今年1月下旬,浙江省高端化學品技術創新中心更是花落衢州,致力建設面向世界前沿的電子化學品、特種聚合物和專用化學品等高端化學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平臺。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加快形成工業強市的滾雪球效應。
當前的衢州,“衢通四省”大通道全面打開,綠水青山價值充分彰顯,改革創新動能持續釋放;
未來的衢州,奮發崛起的高質量發展新圖景舒展,向著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的目標進發。
一城起勢,雄途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