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開欄的話: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省政協、浙江日報聯合開設《團結與民主》專欄,聚焦政協協商建言、民主監督、重點提案和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創新探索,展現浙江政協以排頭兵姿態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中的新樣子新作為。今日推出首篇。
量大面廣的企業是浙江經濟韌性的重要支撐,今年1月,我省出臺“5+4”穩進提質政策體系,進一步堅定全省經濟運行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信心和決心,為企業送上惠企助企“大禮包”,更大力度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惠企助企政策出臺以來,落實情況如何?企業發展最現實、最緊迫問題是否得到解決?開展中小企業惠企助企政策落實情況專項民主監督,是省委、省政府交給省政協的一項重點履職任務。
2月底以來,由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帶隊,各專委會、省政協委員和應用型智庫專家等組成了11個監督小組分赴全省各地,進企業、下車間、問實情。省政協還在浙政釘“浙江政協·掌上履職”平臺開設議政專題,發動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共同參與網絡議政。
監督組共走訪全省28個縣(市、區)、100多家企業和專業市場,召開26場座談會,面對面傾聽企業意見建議,了解他們的所思所盼,建言獻策、廣聚共識。
湖州市德清經濟開發區的浙江兆龍互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資料圖)
一盼
政策更集成、兌現快
“我們企業去年累計享受省級各項惠企政策補助金額達80萬元,感受到了疫情下的溫暖。今年1月至2月,企業已享受補助金額近10萬元。”浙江貝爾軌道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津向監督組介紹,預計一季度產值將比上年同期增長55%。
像貝爾一樣,許多企業表示,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增強了發展的信心。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類惠企助企政策密集出臺。“我感受最深的是浙江落實惠企助企政策,各級政府和部門都把它作為政治責任真抓真落實。”省政協委員、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會計學院教授潘亞嵐調研時注意到,在省級政策的基礎上,各市縣還結合當地實際出臺配套政策。比如,省里明確要求,各地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前提下,提取土地出讓收入的0.5%以上作為“騰籠換鳥”專項經費,用于盤活工業用地、企業整治提升、完善園區配套設施等。溫州將這一比例提高到了1%,加大助企力度。
不過,在民主監督過程中,不少企業也反映了一大困擾——文件多,企業難以全面了解惠企政策的內容和兌現方式。
以省級“5+4”穩進提質政策體系為例,惠企助企政策涉及10多個部門,文件多、條款多,且發布渠道多,缺乏相對統一的政策解讀和咨詢窗口。雖然各地通過助企指導員、數字化平臺等,對廣大中小企業加強宣傳,但企業的體驗感仍有待提升。
“我們發現有些政策內容過于宏觀,還有些政策兌現手續繁瑣,中小企業沒法自己進行操作。”參與監督的政協委員表示,部分企業成立了“政府事務部”,更多的企業依托中介機構申報,成本高、時間長,影響實際效果。
在數字化改革大背景下,各地各展所長兌現惠企政策,如杭州推出“親清在線”政策兌付板塊,寧波推出“易甬辦”等,但平臺多、企業報送任務重等現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推出的企業服務平臺與省級推廣的“企業碼”并不聯通,平臺功能獨立于“浙里辦”架構。
對此,監督組建議,要進一步打通惠企助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深化政策發布和實施的數字化改革,推動政策兌現的流程再造,真正實現“政策找企業”。
金華市婺城區飛揚小鎮的浙江今飛智造摩輪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資料圖)
二盼
紓困更精準、真“解渴”
總部位于長興的優博絡客公司華東區域財務總監羊廷,最近有一喜一憂。喜的是,全國兩會后國家又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像增值稅留抵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從75%提高到100%,還有‘六稅兩費’減免政策等,都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
令他擔憂的則是,5月31日就要完成上年度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勢必會涉及稅收補繳。可公司做的是建筑材料,3月這波疫情來襲后,上海和周邊主要城市都很難進入,庫存積壓嚴重,公司資金流動面臨新挑戰。
“所得稅能否也出臺類似緩繳政策?企業融資方面,能否給予更大力度傾斜?”羊廷迫切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受疫情和國際國內大環境影響,許多企業面臨著不同的生存困局。外貿型企業需要面對商品出口海運費暴漲,“一柜難求”;一些企業則有著原材料進口檢測成本明顯增加的難題。
“我們企業現在每月消殺和核酸檢測的費用支出就達50萬元。”在走訪中,杭州鴻世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提及,一個進口零部件至少有四五層包裝,雖然海關會對外部進行消殺,但企業還需對每層包裝進行消殺和核酸檢測,既增加了經濟成本,也耗人力和時間。
聽聞此,政協委員們也一起幫助出謀劃策:“消殺和核酸檢測可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第三方來做,降低企業成本?”
疫情影響下,餐飲、住宿、文化、旅游等服務業更是困難重重。外婆家集團執行總經理王陽告訴記者,經公司估算統計,今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同口徑相比明顯下降。
王陽介紹,自近年疫情發生以來,門店的累計閉店天數已達285天,“盡管從國家到省市都出臺了大量的扶持政策,但仍不夠‘解渴’”。王陽舉例說,比如減免房租在現實中就很難落實,如果是私人物業基本無法協商。
省政協委員中有不少經濟界人士,不少委員主動參加這次民主監督,并結合經營中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議。省政協委員、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峰就注意到,部分惠企助企政策對大企業“錦上添花”較多,而那些正處于爬坡期、技術研發期等的企業,受惠的獲得感還不夠強。
“對中小企業的惠企政策,需要紓困與培優雙向發力。”潘亞嵐委員建議。委員和專家們也呼吁,要加快出臺包括服務業發展等方面的實施意見和相關配套政策,讓更多的中小微企業能夠享受惠企助企政策的“陽光雨露”。
湖州市德清縣鐘管鎮的浙江中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資料圖)
三盼
幫扶更長效、強發力
3月1日至15日,半個月時間里,浙政釘“浙江政協·掌上履職”平臺主題議政欄目中,有1萬多名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踴躍參與,發帖4萬多條,從不同角度積極建言資政。
根據實地走訪和網絡議政收集的信息,目前企業對政策的訴求主要集中在技術人才、融資資金、生產成本、科技創新、能耗土地要素等方面。因用地用能指標的制約,一些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甚至“出走”省外、境外,亟待省級或更高層面統籌解決。
記者注意到,不少企業表示,獲得感最強的是社保費緩繳免繳和直接的減稅降費,而其他一些政策,覆蓋面有限。此外,疫情對服務業沖擊較大,但相較于工業企業,商貿和服務行業享受優惠政策力度仍較小。
企業利益訴求多元,而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難處。從調查看,落實惠企助企政策,地方財政壓力不小。
省政協應用型智庫專家、省政府咨詢委委員楊建華認為,現階段穩定企業家的信心很重要,應進一步細化相關措施,讓惠企助企政策落到實處。
監督組建議,各級政府應根據發展形勢的變化,強化惠企助企政策引導激勵作用,同時完善政策評價優化機制,開展階段性評估,對該穩定的政策要穩定,對該優化的政策及時迭代完善。
據了解,本次專項民主監督情況,省政協將形成書面報告報送省委、省政府,為穩企業、增動能,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獻計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