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劉開君
“楓橋經驗”作為一種具有浙江辨識度的地方治理典型方案,蘊含著兼收并蓄、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等特質。當前,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已經成為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積極適應數智化治理情境,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基層治理實踐、理論、制度創新的必然要求。
秉持數智化理念,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發展注入“三式三性”的數智化思維和數智化特征。遵循分布式思維。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運行規律,體現了分布式思維特征。這要求整合分散在黨委、政府各條塊以及市場、社會各領域的治理資源和治理力量,持續深化“一核多元”的治理格局。遵循節點式思維。數字和數字運算還有明顯的節點式思維特征,依靠一個又一個關鍵節點串聯整個數字系統。這要求在基層治理創新中發揮關鍵節點的作用,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整體躍升。遵循顛覆式思維。數智化對社會發展的沖擊是顛覆式的,在推動基層治理數智化時要敢于突破傳統思維窠臼。體現計算性特征。資源的有限性是包括基層治理在內的所有管理活動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就要體現“理性計算”的思維特征,用盡可能低的成本產出盡可能大的治理成效。體現系統性特征。充分發揮互聯網和物聯網帶來的“萬物互聯”優勢,打通功能孤島、政策孤島、信息孤島,通過算法驅動分散的功能、政策、資源、信息優化組合,以界面化、整體性方式呈現出來。體現跨界性特征。持續推動不同領域事務整合、規則融合、規律融通,指數級放大知識集聚和外溢效應,從而實現多元合作共贏。
運用數智化工具,為新時代“楓橋經驗”裝上“數智大腦”。建立、運行和治理數據平臺是體現數智化技術工具價值的重要方式。一是持續完善“四治融合”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當前,科層制組織與超大治理規模相結合,型構出“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并衍生出“碎片化”治理。因此,要加快推動數字化改革“1612”體系構架與“141”基層治理體系銜接貫通,從平臺、數據、規則、算法等多維度深度融合。二是加快新時代“楓橋經驗”數字化應用場景開發與整合。搶抓2022年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驗收和2023年“楓橋經驗”誕生6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加快在民生服務、矛盾化解、平安建設等基層治理重點領域開發與整合一批新時代“楓橋經驗”數字化應用場景,尤其注重“浙里興村共富”“浙里治社共富”等重點應用場景的整體性構架。要突出多級聯動,協同推進數字化場景開發,既要重視基層“摸著石頭過河”,更要突出頂層設計,持續優化跑道和賽比機制。三是定期開展基層治理數智化評估。從省市縣各層面開展基層治理數智化變革評估,全面評價各地各部門推動數字化改革的進度和成效。在評估的基礎上,聚焦全省數字化改革的總目標和主跑道,及時推廣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成果,規范整頓重復性、內卷化、純跑量的數字化應用。
重塑數智化協同治理范式,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深化源頭治理。以數智化賦能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僅要推動基層治理領域理念思維和工具技術的變革,更需要重塑治理范式。一要依靠數字化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塑造更高效的治理范式。數字變革的工具論、數據論、平臺論等都強調了數智化作為“橋”“船”以及“手”“腳”的功能,要全方位增強基層政府對于數字技術的辨別能力和使用能力。二要依靠數字化改革規制基層行政權力運行,塑造更規范的治理范式。進一步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融入基層治理變革之中,讓行政權力在數智化設定的“跑道”上規范運行,持續推動“以部門履職為中心”的傳統治理范式向“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范式轉型。三要依靠數字化改革改善民生,塑造更暖心的治理范式。突出需求導向和人本導向,把“人”立于新時代“楓橋經驗”數智化變革的核心位置,融管理于服務之中,持續推動公共服務、民生保障、風險防控、矛盾化解等治理事項得到整體性優化和提升。
創新發展網上“楓橋經驗”,著力打造線上線下同步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領域。對此,要創造性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堅持網絡治理為了群眾、網絡治理依靠群眾,從管理制度、網絡內容、網絡輿論、網絡生態、數字賦能等維度同步發力,畫好線上線下同心圓。一要健全用網治網的制度體系。發揮好各級黨委、政府的“元治理”功能,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管理、平臺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協同的治理機制,搭建好網絡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框架規則。二要推動網絡內容整體提升。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務內容,網絡內容建設是網絡社會治理的核心模塊。以線上線下同步治理為目標,創造性地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基本元素,持續推進“紅色根脈”主題傳播,厚植文化基因,著力豐富網絡文化產品內容,從源頭上維護和諧穩定的網絡社會秩序。三要深化“楓橋式”網絡輿情治理模式。堅持“管得住、不外溢”的原則,牢牢把握源頭、監測、管控、責任四個關鍵詞,打好智能監測、人工監測、“哨點”監測組合拳,著力構建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舉的“楓橋式”網絡輿情防治體系,切實做到抓早抓小抓源頭。四要強化網絡安全監管。從技術、秩序、生態等維度打造網絡安全空間,確保網絡社會治理的源頭穩定。
【作者為紹興市委黨校楓橋經驗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