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就《實施方案》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國在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計量、標準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是資源高效利用、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變革、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對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總體安排,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等九部門組織編制了《實施方案》。《實施方案》作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明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工作總體部署,為相關行業、領域、地方和企業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二、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重要文件之一,《實施方案》編制的總體考慮是什么?《實施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有關部署,堅持系統觀念,突出計量、標準的基礎引領與源頭把控作用,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支撐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一是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圍繞碳達峰碳中和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加強碳達峰碳中和計量與標準頂層設計與協同聯動,系統謀劃,穩妥實施,完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優化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二元結構,積極構建統一協調、運行高效、資源共享的計量、標準協同發展機制。
二是堅持科技驅動,技術引領。加強計量、標準技術研究,推動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和應用。圍繞綠色低碳技術成果,推進科技研發、計量測試、標準研制和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形成一批重大計量科研成果,研制一批國際引領標準,發揮計量、標準的先行帶動和創新引領作用。
三是堅持夯實基礎,完善體系。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加強基礎通用標準制修訂,實現標準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推動計量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體系、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提升計量、標準支撐保障能力和水平。
四是堅持開放融合,協同共享。充分發揮部門、地方、行業、企業作用,加強產學研用結合,促進計量、標準等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和綜合應用。積極參與國際和區域計量、標準組織活動,加強計量、標準國際銜接,加大中國標準國外推廣力度,促進國內國際協調一致。
三、對于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設定了哪些工作目標?《實施方案》錨定美麗中國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統籌大氣、水、土壤、固廢與溫室氣體等多領域減排要求,將標準計量體系建設的目標和各領域目標有機銜接。同時,充分考慮標準計量體系工作與其他工作的協調性,既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關鍵期,提出到2025年和2030年的分階段目標要求,也放眼長遠,提出到2060年的長遠目標要求。
到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基本建立。碳相關計量基準、計量標準能力穩步提升,關鍵領域碳計量技術取得重要突破,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測量能力基本具備,計量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碳排放技術和管理標準基本健全,主要行業碳核算核查標準實現全覆蓋,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標準指標穩步提升,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關鍵技術標準與科技研發、示范推廣協同推進。新建或改造不少于200項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制修訂不少于200項計量技術規范,籌建一批碳計量中心,研制不少于200種標準物質/樣品,完成不少于1000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包括外文版本),實質性參與不少于30項相關國際標準制修訂,市場自主制定標準供給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
到2030年,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更加健全。碳相關計量技術和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碳計量服務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計量基礎支撐和引領作用更加凸顯。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標準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非化石能源標準體系全面升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及生態碳匯標準逐步健全,標準約束和引領作用更加顯著,標準化工作重點實現從支撐碳達峰向碳中和目標轉變。
到2060年,技術水平更加先進、管理效能更加突出、服務能力更加高效、引領國際的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全面建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有力支撐碳中和目標實現。
四、《實施方案》中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框架都包括哪些主要組成部分?明確了哪些標準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實施方案》首次構建了多維度、多領域、多層級的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框架,提出了碳排放基礎通用標準、碳減排標準、碳清除標準、碳市場標準等四個方面標準的范圍。這些標準廣泛應用于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林業草原、金融、公共機構、居民生活等領域中,支撐地區、行業、園區、組織等各個層級實現“雙碳”目標。
在碳排放基礎通用標準方面,重點是開展術語、分類、信息披露等基礎標準制定,完善不同層面碳排放監測、核算、報告、核查標準。制定碳足跡、綠色低碳評價、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等標準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相關規劃設計、實施評價標準,夯實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基礎,著力解決行業、企業、重點產品等不同層面碳排放核算標準覆蓋面不足、方法不統一不規范等問題。
在重點領域碳減排標準方面,重點是完善節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化石能源清潔低碳利用、工業綠色低碳轉型、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基礎設施低碳升級、農業農村降碳增效、公共機構節能低碳、資源循環利用等10個方面的標準,重點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關于“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實行全面節約戰略,持續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部署,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全面標準支撐。
在加快布局碳清除標準方面,重點是加快生態系統固碳和增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直接空氣碳捕集(DAC)等碳清除技術標準研制,這些負排放技術是實現碳中和目標所必須的,但目前技術和標準還存在較多空白,因此要通過技術創新和標準制定協同推進,盡快補齊短板。
在市場化機制標準方面,重點是加強綠色金融標準、碳排放交易相關標準規范、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標準等制修訂,支撐碳交易、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工作,為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提供有效標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