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競爭的目的在于產業競爭力和產業利益,而產業競爭的關鍵在于標準競爭。三流的國家作產品,二流的國家作技術,一流的國家作標準,超一流的國家作標準組織。擁有知識產權就擁有影響產業的技術實力,擁有某一標準就占據這個產業相應領域的話語權,而擁有某一行業的國際標準組織就占據控制這個行業戰略制高點。一個國家在更多領域擁有國際標準組織,從而成為世界科技中心,這是掌握世界前沿科技、控制產業發展的最高境界。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歐洲、美國非常熱衷于成為全球的科技中心,吸納來自全球的科技精英和最新的創新成果,同時控制著全球絕大多數的標準組織,通過標準組織控制最新的科技和標準的制定,進而控制整個產業。一、中國“國際標準”戰略具有內在困難“國際標準”戰略:鼓勵中國的研究實體或企業向國際標準組織提交標準提案,謀求國際標準組織的認可,利用國際標準組織的影響力推廣標準。“國際標準戰略”邏輯容易理解,可能獲得成功,但是很可能遇到內在困難:第一,國際標準組織和技術委員會兩個層面的領導人全部或者大部分是歐美企業領導和行業專家。這些人的意志直接決定著一個標準的成敗,如果中國要提交的標準威脅到歐美人的利益,他們可以通過直接反對、議程控制、桌下交易、否定簽證等方式阻攔中國標準通過;除非中國提交的草案是為歐美主導的技術標準做完善(因而相對不重要)工作,符合他們利益。中國取得了第三代移動通訊國際標準—TD-SCDMA的初步成功,有其成功必然性,就是中國在通訊領域人才、知識和專利的積累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已經具備提出標準的能力。同時也有其一定的時代特殊性,中國提交TD標準時候受到來自于西方勢力的阻撓,出席會議的中國代表頂著壓力,用中國市場作為籌碼;再加上歐美勢力低估了中國的標準運作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認為中國人做標準不過是做做樣子,因此勉強同意TD-SCDMA作為國際3G標準之一;可是在后來八年中他們對TD-SCDMA或明或暗的打壓一直沒有停止,如果不是中國政府頂著巨大壓力,力挺TD-SCDMA,TD-SCDMA肯定早已夭折。TD-SCDMA出乎預期獲得成功將可能讓歐美更加警惕和抵制中國標準,WAPI就是一個典型的不斷受挫的典型案例,雖然WAPI在爭取國際標準的道路不懈地努力,但是在歐美勢力的阻攔下,還是屢戰屢敗,成為國際標準的希望一再破滅。特別鑒于中國政府明確提出“自主創新”戰略和“國際標準”戰略,歐美力量不能不特別警惕、死守最后一塊領地——技術標準(平心而論:失去技術標準,他們將失去最后一塊相對中國的優勢地盤,因此他們失敗不起,必將利用其在現有國際標準組織里的實際權利拼死阻止中國在該領域的進展)。第二,國際標準組織中的歐美力量還通過控制國際標準組織抵制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修改部分對發展中國家不公平的標準組織政策的企圖,如中國向WTO組織提交的關于標準中的知識產權提案遭到美國的抵制。“國際標準戰略”——復制TD-SCDMA的成功的模式——具有的內在困難,我們只要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可以采取多種思路和策略解決問題。中國不僅可以選擇“國際標準戰略”;而且可以選擇“國際標準組織戰略”,通過市場潛力、科技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完成中國主導的國際標準組織的建立,進而推動中國成為全球科技中心,占領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的制高點。二、國際標準組織戰略是利益最優的選擇國際標準組織戰略:一旦中國先于其他國家在某個領域獲得重大技術突破,努力將技術突破進行產業化,然后將產業參與者聯盟成標準組織。通過標準組織的運作,不斷擴張影響力,當具備全球影響力時,該標準就是事實的國際標準,該標準組織成為事實的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標準是技術創新和市場創新升華的成果,標準組織則是創新形成和產業化的孵化器。推出一個創新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形成創新的正反饋機制,持續不斷地保持在產業前沿,這就需要利用創新體制(技術標準組織)的力量。國際標準組織建立起來以后,全球在該領域的創新成果都會源源不斷匯集到標準組織中,從而使得該標準組織不斷自我強化,也使得主導該國際標準組織的國家和企業能夠源源不斷地獲取新的技術和思想創新。現有的國際標準組織控制在歐美力量的手中,他們通過這些組織收集全球技術創新思想,操縱不同技術命運,從而在標準運作中獲取巨大利益、產業控制權和領導權。全球最優秀的企業和最優秀的專家源源不斷向歐美主導的國際標準組織提交論文和草案,不斷強化這些國際標準組織的影響力,間接最大化主導這些組織的國家和企業的利益。現階段中國也許應該以“國際標準戰略”為主,同時應該高度重視對“國際標準組織戰略”的探索。建議國家大力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和科研單位在國際標準組織運作方面做出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為中國全面的“國際標準組織戰略”積累經驗和基礎。建立中國主導的國際標準組織,將全球的創新技術和思想源源不斷匯集到中國,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和創新,將是中國付出較小代價、卻能夠在世界科技前列的最有可能的方式之一。我們不僅需要在技術的自主創新,我們更需要在技術和標準的運作模式上創新,形成一個正反饋機制,將全球的研究和創新力量都納入到中國的創新體系,成為我國自主創新的堅實根基。從這個角度,自主創新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單一企業或者研究機構層面的創新,創新是分散的行為,主要依靠企業家驅動。這種創新是難于被管理,難于被復制,不適于大規模復雜技術系統的創新。二是能夠將國內的創新力量整合成創新的體系,創新成為一個體制性的行為。這種創新是可以被影響,能夠被復制,適合于大規模復雜技術系統的創新。三是整個國家的創新體制在全球創新生態圈中處于比較好的位置,能夠通過標準組織、職業協會、全球性的創新獎項等方法,將全球的技術和思想創新源源不斷吸取到中國,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堅實基礎,形成正反饋循環的全球技術中心.
——信息來源:學習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