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住不炒”深入人心,房地產業正加速進入“產品時代”,業界對產品品質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
近日,由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指導、北京房地產業協會組織有關單位共同編制的《高品質住宅綜合評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發布。《標準》設置了安全與耐久、舒適與健康、設施與便捷、經濟與價值、服務與文化等5大評定維度,共有數百個分項指標,對高品質住宅進行評定。
據悉,這是目前全國首份關于高品質住宅的評定標準。
從性質上看,該標準為行業團體標準,雖不具備強制執行的效力,但分析人士認為,其對于住宅建設品質的提升仍有重要的導向意義。
站在居住者的視角
據了解,北京房地產業協會2018年就針對《標準》的制定進行了立項,并得到住建部住宅產業中心的支持。此后,北京房協組織有關單位組成編制組,經過調查研究、實例分析與評估,并參考相關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標準,完成初稿編制工作。后又在一些高品質住宅項目中進行試評,對標準進行調整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見稿。在此基礎上,經由專家審查組的審定,最終形成定稿。
據介紹,出臺該《標準》的目的在于,“提高住宅品質,進而提高居住生活品質,促進住宅產業化高質量發展,保障居住者的權益,科學地統一住宅品質綜合評定指標與方法。”
《標準》適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城鎮住宅的高品質評審與認定,農村新建住宅可參照該標準執行。具體來看,高品質住宅將從安全與耐久、舒適與健康、設施與便捷、經濟與價值和服務與文化5項品質進行綜合評定。每項品質按重要性和內容規定相應分值,住宅品質應按得分分值評定。其中,相關分項指標較為細致,共達數百個。
陳志表示,相比于現行的其他標準,《高品質住宅綜合評定標準》從居住者使用的角度出發進行制定,并作為評判住宅品質的底層邏輯。這也是該《標準》的最大亮點。
“我們過去的標準更關注的是技術本身,或者是政策本身,但是對于居住者的使用需求關注不夠。”陳志說,鑒于此,《標準》從住房空間、環境質量、功能、居住行為學等多方面關注居住者在不同生命階段的需要。
其中,居住者對舒適度、便捷度的需求成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陳志指出:“舒適度和便捷度原則是我們在標準制定中的特別重要的一個創新,這是貫穿始終的一條邏輯線。”
此外,《標準》把高端住宅、普通住宅、保障房等所有的住宅形態納入到同一個體系當中進行評價,不因住宅價值的不同而進行區別對待。“只要你的建造標準高、安全耐久、有舒適度、健康、智慧……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住宅,都符合高品質住宅的標準。別墅或者類別墅的產品,可能品質比較低;保障性住宅產品,也可能品質非常高。”陳志說。
陳志還指出,《標準》與現有的國家相關標準和地方標準完全兼容。在高品質住宅的評定中,除應符合《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的規定。
“產品時代”到來
對于住房品質的關注,有著重要的時代背景。近年來,在“房住不炒”的思路下,各項政策著力于弱化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回歸居住屬性。如今“房住不炒”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界對居住品質的關注度也開始提升。
與此同時,經過30多年的市場化進程,從數量上看,我國住房基本實現了供需平衡,消費者開始轉向對住房品質的關注。
陳志表示,以北京為例,當前北京40年以上房齡的住房仍有相當的比例。從當下的視角來看,由于設計理念相對落后等原因,不少房屋并不宜居,表現為空間狹小、格局不合理、配套設施不完善等。此外,不少老舊住房的結構已經臨近設計生命的晚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他還指出,即使是近些年的新建商品住房,也由于規劃、設計、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存在各種不同的問題。
近些年,監管部門也越來越多地強調住宅品質。2021年,北京、合肥等城市在集中供地中,開始將“高標注住宅建設方案”納入競報條件中。北京還出臺文件,對以該種方式獲得的住宅項目進行建設規范,要求其符合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太陽能光伏或光熱的現行標準,滿足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宜居技術標準,以及全裝修交房等。
2023年初,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總經理錢嘉宏在北京市兩會期間建議,推動北京高標準住宅建設,提升住宅品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一直關注住房品質問題。今年1月17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提高住房品質,為人民群眾建設好房子”。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房地產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住宅品質在住房各項指標中所占的權重越來越大。產品的優劣不僅關乎項目的銷售情況,還將成為影響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不少房地產從業者也認為,“產品時代”已經到來。
陳志表示,近年來,監管部門提出房地產要探索新發展模式。其中,回歸居住屬性、強化居住品質,是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要義之一。就房地產業發展而言,在行業從粗放式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過程中,強化品質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