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供應鏈成熟度模型》
近日,數字化供應鏈國際標準ITU-T Y.4910 Maturity model of digital supply chain for smart sustainable cities(《數字化供應鏈成熟度模型》)在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發布。
該標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指導研制,是向國際社會共享我國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實踐成果、貢獻數字化供應鏈“中國方案”的重要突破,對于提升我國數字化轉型領域標準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該標準基于我國數字化供應鏈國家標準《數字化供應鏈 成熟度模型》(20221957-T-339)研制,給出了涵蓋供應鏈體系設計(D1)、供應鏈平臺賦能(D2)、供應鏈業務運營(D3)、供應鏈效能效益(D4)四個維度以及基礎起步級(L1)、單元優化級(L2)、集成互聯級(L3)、全鏈貫通級(L4)、生態智能級(L5)五個等級的數字化供應鏈成熟度模型,可幫助各級政府、有關行業組織等摸清供應鏈數字化水平,鎖定供應鏈薄弱環節,逐級打造數字化供應鏈體系,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將持續做好有關國際標準的宣貫推廣工作,統籌推進數字化供應鏈系列標準研制,加速構建柔性高效、安全可控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系。
什么是數字化供應鏈?
傳統的供應鏈可以簡單概括為從制造商到最終用戶的業務流程中涉及的所有個人、組織和活動之間的網鏈結構。根據數字化供應鏈研究院定義,數字化供應鏈是指以客戶為中心的平臺模型,通過多渠道實時獲取,并最大化利用數據,實現需求刺激、匹配、感知與管理,以提升企業業績,并最大程度降低風險。我們所說的數字化供應鏈就是把傳統的供應鏈流程借助數字化技術(物聯網、區塊鏈、機器學習、人工智能、預測分析等)來進行,包括需求計劃、資產管理、倉庫管理、運輸和物流管理、采購、訂單履行等環節。
為什么要制定國際標準?
我國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逐步成熟,孵化出了豐富的商業模式,比如無人駕駛、3D打印、線上金融等,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供應鏈的高效、穩定關乎企業的運轉和發展,數字化和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現代供應鏈標準工作組召集人蔣明煒表示,“數字化供應鏈建設對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當前國內企業供應鏈建設和運營尚不完善,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作用未能充分發揮。有必要以標準為引領共同推動數字化供應鏈發展。”特別是在工業產業,各行業間供應鏈差異巨大,不僅涉及大量的專業場景、專業商品,且履約交付過程中也要匹配相應的專業服務,需要整合大量的社會化資源。只有實現上下游的互聯互通,建立“萬倉合一、萬單合一”的供應鏈調度體系,才能找到最高效的資源配置方式。
而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之下,供應鏈國際化趨勢也十分明顯。
我國對數字化供應鏈標準的建設一直十分重視:
2022年,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布《數智化供應鏈 參考架構》標準(AII 026-2022)。該標準是國內首個數智化供應鏈領域的參考架構標準,明確了新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如何大范圍應用在供應鏈領域,為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后的升級目標與方向提供了規范引領。
2022年10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22年第13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批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供應鏈數字化管理指南》(GB/T 23050-2022,簡稱《供應鏈數字化管理指南》)正式發布。
2022年12月3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2022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由全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73)歸口管理的5項國家標準正式獲批立項。其中《數字化供應鏈 體系架構》《數字化供應鏈 成熟度模型》《數字化供應鏈 通用安全要求》3項國家標準能夠為供應鏈各類參與主體科學認識并系統構建數字化供應鏈提供參考指引,幫助產業界厘清數字化供應鏈基本概念和核心要素,掌握數字化供應鏈的設計方法和實施路徑,明確數字化供應鏈成熟度等級和評價方法,構建數字化供應鏈安全防護能力,加快數字化供應鏈體系建設。
今年以來“供應鏈韌性”更是多次出現在政府報告和政策文件中,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供應鏈的核心在于“鏈”,即通過鏈接產業各環節,從而有效盤活供應鏈資源。為此,完善標準建設、確保信息暢通是必要條件。
數字化供應鏈國際標準建設
對智慧城市建設有何?
一方面,供應鏈數字化建設本身就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部分。城市建設包含了基礎設施、文化、交通、物流等各個環節,發展智慧城市,需要建設科學高效的供應鏈平臺,以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作為一個全球共同推進的項目,其根本目的是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從而為人類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國家數字化供應鏈標準的制定,將為建設國際互通的數字化供應鏈平臺提供依據,是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