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任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總經濟師的經濟學家陳文玲在“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新浪財經之夜”活動中發表演講時鏗鏘有力地表示,“年輕人不生小孩是不對的!”這一句“判斷”旋即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引起網友的廣泛討論。
且慢,先別急著贊成或反對,先看看這位大經濟學家為何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斷言、又是否言之有據。陳文玲給出的理由是:按照貝克爾經濟學家的行為經濟學說,子女是特殊的“消費品”、是長周期的“消費品”,是可以給父母帶來長久回報的“耐用消費品”。所以,年輕人不生小孩就沒有這一長周期的“耐用消費品”,其價值遠遠超過購買其他消費品的價值。
“我國目前生育率太低了,但要提高生育率難度非常大。現在讓大家愿意生孩子、多生孩子、生好孩子的難度不亞于過去讓大家少生孩子,甚至比過去難度還要大。”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15日召開的《中國衛生健康發展評價報告(2022)》藍皮書發布會上的這段話,贏得很多認同。是啊,從計劃生育到逐步放開,從“計生”到“催生”,從“不能生”到“不想生”,生育問題如同一面鏡子折射著時代的變化,也映照出當下年輕人的困惑——在當下這甚至自顧無暇的“卷”時代,為何還要去付出如此高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去生養另一個生命?
誠然,“現實很骨感”,但年輕人的這種困惑,事實上和經濟學家的底層邏輯如出一轍:生不生孩子,取決于得與失的利弊權衡——這一次沒有回頭路的“投資”,到底是會損失還是收益?短期的折損,是否能夠被長期的回報所彌補?——這種典型的經濟理性人思路屢見不鮮,專家和網友之別,無非在于對生育的價值大小判斷不一。
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體,怎么就理所當然地被視作“物品”,被物化為創造剩余價值的工具、被放在價值的度量衡之上?在考慮是否生養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否還有別的衡量維度,而不只是功利的算計?在生育問題上,能不能少點兒經濟學式催生,多點兒社會學式關懷。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人的情感、能動性、自主意識,很多時候都被“工具屬性”的龐大身影遮蔽。早在幾百年前,馬克思便曾尖銳指出,資本邏輯下社會生產的所有生產資料被異化,進而導致人的異化。單單以世俗的價值大小考量一個寶貴的生命,一味功利地計算一個孩子的價值,將其消費品化,無疑是消費主義社會的一個悲涼縮影。
這種“工具思維”過于普遍,也就難怪生不生孩子需要精打細算,而選擇生育的父母也要頻頻“雞娃”——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才是好孩子、才是有價值的孩子,是可以回報父母、給父母臉上貼金的孩子。面對這種冷酷的經濟學分析,難怪有年輕人說,本來想生的,看了經濟學式催生,可能不想生了。
事實上,無論是堅決選擇不婚不育還是積極響應國家三胎政策,都沒有決然的對與錯。盡管有人會站在道德高地上以“社會責任”“延續香火”等理由指斥年輕人的選擇,但“人人有本難念的經”,年輕人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且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更重要的、更應當警醒的是,人是目的,而非工具,無論生還是不生,都不能僅僅把生育孩子這件事看作一個創造“工具人”的過程,而應當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