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制定發布的國內首個《嬰幼兒輔食餐》團體標準在北京發布解讀。該團標由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北京崔玉濤診所、浙江寶寶饞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通過了專家評審委員會的多輪評審核查。解讀會上,來自國內頂級的食品科學、營養研究、育兒專家以及嬰輔食品牌代表,圍繞嬰幼兒輔食與科學喂養,展開了一場產學研結合的“權威對話”。
專家指出,這一團標的發布以及相關解讀,不僅可為用戶提供更加科學、精準、健康、營養的分月齡輔食餐指導,也為產業界加快推動輔食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科學指引和動能。基于全新發布的《嬰幼兒輔食餐》團體標準,專業輔食代表品牌寶寶饞了,也推出了新一代嬰幼兒輔食餐新品——沖沖面和沖沖粥。
生命早期1000天,吃對輔食很重要生命早期的營養與兒童期和成年期的健康有著密切關系。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幼兒從滿 6 個月開始就添加輔食,我國2020年發布的《嬰幼兒喂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中也指出,嬰兒6個月起應當添加輔食,逐步增加輔食添加的頻次、種類和調整輔食質地,滿足嬰幼兒所需營養素和能量供給,確保嬰幼兒良好生長發育。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指出,吃對輔食、吃好輔食,對于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生命早期1000天是人生最重要的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之一,其中有一半時間是需要輔食參與的,嬰幼兒成長到6個月以后,母乳的營養就不能完全滿足生長發育需要,需要合理添加輔食,給寶寶進行營養補充和飲食能力的培養。
但是在我國,仍有許多家庭尚未正確認識到輔食餐的重要價值。艾瑞咨詢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輔食品類的滲透率持續穩步提升,從一周餐食中有喂輔食的滲透率看,從2013年的20.5%持續上升至35.1%。而在美國市場,這一數據于2020年便已達到75.5%,與其相比較,中國的輔食市場和產業規模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知名育兒專家崔玉濤認為,很多消費者對于輔食餐的認知還需要升級。輔食不僅僅是要給孩子提供糊狀的、好消化的食物這么簡單,而是要基于嬰幼兒成長發育不同階段的特點,提供多樣功能支持,特別是在嬰幼兒快速成長期,適合孩子各個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所需。6個月前后也是嬰幼兒行為發育的關鍵時期,科學添加輔食喂養,不僅能夠為寶寶補充營養,還能夠促進口腔神經和肌肉發育,幫助嬰兒逐步適應不同食物,促進味覺發育,鍛煉咀嚼、吞咽和消化功能,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作為“史上最嚴”奶粉“新國標”的主要起草者之一,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韓軍花表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里明確提出滿六個月的嬰兒,母乳雖然仍是非常重要的營養來源,但是已經不能滿足嬰幼兒的全部營養需求,必須添加輔食。及時引入嬰幼兒輔食在為嬰幼兒提供能量、營養素以及促進嬰幼兒生理發育、機理發育和心理、手眼協調發育上發揮重要作用。當下,我國嬰幼兒輔食標準較為寬泛,亟需通過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引入來進一步完善細化。此次嬰幼兒輔食餐團體標準的發布能滿足我國市場和創新的需求,同時兼具先進性、前瞻性、創新性、靈活性和快速反應性。
精細化標準升級,輔食餐邁入科學喂養時代為了進一步規范嬰幼兒輔食的發展,我國已出臺了《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輔食營養補充品》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在此基礎上,此次制定發布的《嬰幼兒輔食餐》團體標準,又進行了精細化的補充。
專家解讀指出,團標在“輔食”基礎上提出了“輔食餐”的概念,不只是輔助食品,更滿足嬰幼兒一餐份輔食喂養的營養需求、構成一份正常餐食的食品量。專家指出,在必須的谷物和營養強化劑之外,還需要增加肉類、奶類、蛋類、維生素A豐富的蔬果(不包括果汁)、其他蔬菜(不包括果汁)、豆類及其制品/堅果類這6類食物中的兩類及以上。這一要求,在豐富了輔食餐的營養搭配的同時,也能減輕父母制備輔食餐的負擔。
同時,團標還針對嬰幼兒不同成長階段的營養和能力培養需求,充分考慮了嬰幼兒口腔肌肉的發育和吞咽能力的培養,對輔食餐進行了產品質地和性狀、顆粒度和長度等方面進行了分月齡的精細化要求。
此外,團標還更加符合《嬰幼兒喂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相關要求,輔食要保持原味,以促進味覺發育,降低挑食風險,控制糖、鹽攝入,降低兒童期及成人期發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更高階的標準產生更優質的產品,更科學的喂養助力更輕松的育兒。”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孫寶國指出,在育兒這件事上,社會支持網絡越專業,家庭育兒的負擔就會越輕松。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國內能夠生產出比肩世界最高標準、符合中國人喂養需求的嬰幼兒輔食餐,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嬰輔食國產品牌。
來源 | 永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