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第二屆標準化委員會第二次工作會議采取現場會議和視頻會議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召開。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會長郭承站在會上表示,標準既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也是企業產品和服務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提高標準化水平是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更是安全發展的需要。協會將準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任務和產業發展規律特點,不斷完善優化標準體系,對碳監測、碳減排效益評估等基礎良好的領域加大工作力度,鞏固傳統優勢,補齊短板弱項等。
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標準處處長段光明建議,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應繼續發揮領跑優勢,制訂發布更多更好的標準,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建設提供補充和支持。
工信部科技司崔爽說,協會在綠色低碳方面開展了大量標準化工作,支持、參與先進團體標準應用示范,《在線水質熒光指紋污染預警溯源儀技術要求》等2項優秀團體標準榜上有名。未來,希望協會的標準工作聚焦重點領域,提升標準體系的供給結構;重視技術創新,夯實標準化工作的底座基石等。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第二屆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滕建禮表示,協會圍繞市場和創新需求開展團體標準工作,初步形成了行業自律與評價評估、污染場地和地下水修復、大氣污染治理、環境監測和監控、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水污染治理、物理污染控制和綠色低碳等團體標準。截至目前,共立項標準和技術文件150項,發布83項;已發布的團體標準中,2項標準被列入工信部“百項團標”應用示范,1項標準升級為國際標準等。協會將繼續完善團體標準體系,并在企業標準培優試點、團體標準培優和公益培訓等方面開展更多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彭永臻在《關于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思考與建議》主旨報告中提出,我國各地區排放污水的水質、水量,以及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都不相同,須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排放標準,共同推動我國水環境質量的全面提升。
在委員代表發言環節,清華大學秀鐘書院院長胡洪營、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應急所科技處副處長張英民、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郭剛、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顧問總工程師杭世珺等,從完善團體標準體系、推進技術創新與標準融合、企業標準向團體標準轉化、團體標準國際化等方面,就協會團體標準未來發展方向提出意見建議等。
來源 |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