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30307—2023《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裝置》(以下簡稱新標準)正式實施。記者了解到,除了要符合涉水產品衛生許可制度要求的14項外,新標準還加入了高關注度、高風險的雙酚A和領苯二甲酸酯類指標,制造商還可根據凈水器的種類和功能選擇增測項目,可更加全面、綜合、科學的反映凈水器的衛生安全。
據介紹,新標準創新性地將凈水器按照核心水處理技術進行分類。按照水處理工藝將凈水器分為純凈水處理器、一般水質處理器、礦化水處理器。其中純凈水處理器包含的核心水處理技術有過濾(反滲透膜、納濾膜)、電滲析;一般水質過濾器核心水處理技術有過濾(超濾膜)、吸附(活性炭)、離子交換(離子交換樹脂)、電滲析(電滲析);礦化水處理器核心水處理技術主要有礦化料。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羅剛表示,新國標對凈水產品的質量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也進行了完善和改進,這對提升我國凈水產品的質量、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相關企業能夠誠信守法經營,向消費者提供真實全面的商品和服務信息,不做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羅剛說。
據悉,2014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市場監管局開展了多次凈水器產品的監督抽查;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開展了凈水器產品的市場購檢;2019年及2023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也開展了凈水器比較試驗項目。綜合這些抽查及比較試驗結果來看,目前凈水器質量問題主要在于產品的整機衛生安全項目不合格,主要是因為與水接觸材料及部件衛生安全不達標,比如采用劣質原材料、回收材料等情況;產品批次間生產用料有差異,缺少一致性核驗。
新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檢測所副所長王統帥介紹說,新標準與現有標準法規相銜接,且更為關注新材料和新技術在凈水器產品上應用帶來風險物質的管控;同時要求根據水處理裝置的能力宣稱去除效果;考察了凈水器核心濾芯更換后出水水質、去除率、凈水流量和節水效果等是否達標,保證了凈水器全生命周期的衛生功能和節水性;首次提出凈水產品建立可追溯體系的要求,有效保障消費者所購商品與檢驗合格品的一致性,并完善標準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來源 | 中國消費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