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標準是重要的創新資源,是國際公認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和世界通用語言。2023年以來,各地方各部門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大力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積極以高標準促進高技術創新、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高水平開放、深化高效能治理、塑造高品質生活,取得了顯著成效。近日,國家標準委發布《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年)》,小編將報告主要內容分期摘發,供讀者存閱。
標準促進高技術創新更加有力
一是標準與科技互動不斷增強,“十四五”國家質量基礎設施(NQI)重大專項中設“標準國際化”項目,以科技創新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智能機器人、納米新材料和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標準研制。圍繞稀土材料、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航空核心基礎零部件等領域,批準設立首批國家標準驗證點38個,建立涵蓋宏觀戰略、標準化、測量測試、檢驗檢測、科技研發、產業應用等方面近500人的標準驗證點高級專家庫。建成34家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制造、光伏、家用電器等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累計推動1924項具有應用潛力的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2245項技術標準。
二是關鍵技術領域標準供給不斷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供給比例達40%左右。在北斗導航、載人航天等重點領域開展7項北斗衛星導航標準、14項空間科學標準研制攻關,推進了100余項北斗應用標準研制。在集成電路、清潔能源、生物技術等關鍵和新興技術領域開展了200余項國家標準研制。新增備案行業標準4141項,其中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1902項,占比45.9%。新增公布23162項團體標準,其中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11644項,占比50.3%。新增企業自我聲明公開標準546160項,其中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210508項,占比38.5%。
三是先進標準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新增標準“領跑者”近1400項。2023年,新增947家企業的1399項標準成為“領跑者”。其中,產品領域發布“領跑者”標準640項,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占比近20%,通用設備制造、專業設備制造分別占比12%和10%。服務業領域發布“領跑者”標準53項,其中涉及物流服務的占比14%,固廢治理服務占比8%。截至2023年底,已有2003家企業的3631項標準成為“領跑者”,“領跑者”名單覆蓋893類產品及服務。
來源 | 國家標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