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廣東省開展國家標準化創新發展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從標準引領產業提升、標準支撐鄉村振興、標準保障生態共融、標準服務社會事業、標準促進互融互通、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等方面提出“25條”舉措,進一步推動廣東標準化工作創新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率先實現“四個轉變”,打造標準化創新發展“廣東樣板”,以高質量發展實現廣東現代化建設新跨越。
《工作方案》明確,目標到2025年,廣東將發布實施一批高質量“灣區標準”,新制定國際標準200項以上,新主導制定國家標準等1500項以上,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標準研究成果的比率達55%。新建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200個以上,引進培養100名以上標準化領軍人才,打造1000名以上的標準化專家隊伍,培育10000名以上能滿足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需要的業務骨干。
01
提高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助力廣東制造業當家
《工作方案》從健全戰略性支柱產業標準體系、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研究、促進科技成果標準化、健全完善現代工程技術標準體系、推動傳統制造業標準化提升等五方面作出部署,促進標準引領產業提升,助力廣東制造業當家。
戰略性支柱產業及新興產業方面,《工作方案》提出,開展廣東省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研究,選取部分行業產品開展國內國際標準比對分析,提高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開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方面標準化試點,形成產業優化升級的標準鏈、質量鏈。圍繞數字化轉型,開展基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業態的標準化研究和布局,加快推進形成一批比肩國際先進水平、引領示范作用明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瞄準區塊鏈、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等應用前景廣闊的技術領域同步開展標準研制和推廣,強化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加快新技術產業化步伐。
在促進科技成果標準化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建立重大科技項目與標準化工作的聯動機制,將標準納入重大科技項目的成果產出之一。推動建立標準與知識產權聯動工作機制,大力推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實現科研與標準研究同步、科技成果轉化與標準制定同步、科技成果產業化與標準實施同步。
此外,《工作方案》提出,聚焦交通、建筑、水利、電力等行業,重點圍繞核心關鍵技術、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產品和裝備研發等方面,大力加強多學科融合的現代工程技術標準研制和創新,完善現代工程技術標準體系,以高標準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網絡高效互聯互通。
同時,進一步明確我省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目標,穩步提升紡織服裝、玩具創意、食品飲料、家具制造、金屬制品、智能家電、木竹加工、建筑材料等優勢傳統產業領域標準,推動優勢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02
開展“1+10+10”標準化行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以標準支撐鄉村振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工作方案》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和建立健全現代農業標準體系兩大措施。
《工作方案》指出,搭建廣東省鄉村振興標準化服務平臺,開展“1+10+10”標準化行動,即一項行動:選取部分區域試點開展全域標準化工作,推進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領域標準全覆蓋,構建全域標準化工作新格局。選取10個行政村試點開展“宜居鄉村標準示范村”建設,推進國家農村綜合改革(小城鎮建設)標準化試點。選取10個特色村打造古鎮古村標準化建設試點示范村,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試點示范區建設。
此外,以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為契機,完善基于差異化優勢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培育和發展獨特的品質優勢,促進品牌價值提升。在種植業農產品、畜禽和水產品等三大農業產業,研制產業發展標準體系,遴選16個我省特色、優勢重點農產品開展標準體系研究,建立健全重點農產品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
推動標準保障生態共融,加快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完善生態建設標準體系,健全重點領域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及優化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標準等措施。
《工作方案》明確,要建立、完善、強化包括林業、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在內的多項標準體系。實施廣東綠色低碳標準化行動。推進《廣東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2023—2030年)》《廣東省節能標準化工作行動方案》應用實施。推動制定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標準,完善制定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此外,深入推進工業、城鎮、農業農村、港口船舶“四源共治”管理標準化建設。
03
探索制定具有嶺南特色的城市風貌標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通過提升現代服務業標準水平,開展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建設研究,探索制定具有嶺南特色的城市風貌標準,推進行政管理和社會治理標準化建設,加強公共安全標準化工作等多項措施,標準服務社會事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具體而言,深入開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標準化行動,加快制定粵菜菜品、粵菜服務及營養相關團體標準、地方標準等,并在養老、育幼、家政、物業等領域研發優質服務標準和行業規范,培育一批標桿性或“領跑者”服務標準;以智慧城市和數字化城市建設為依托,搭建智慧城市標準化創新服務平臺;推進“數字廣東”標準化建設,實施數字政府標準化建設工程,完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工作機制,開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省域治理“一網統管”、機關運行“一網協同”標準化建設;構建多部門多區域多系統的公共安全標準化協同機制等。
《工作方案》特別提到,結合嶺南地域文化、自然資源、生態保護等,因地制宜完善城市居住條件、基礎設施、城市綠化和公共服務配置等標準,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在深化粵港澳和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工作方案》提出推進“灣區標準”建設。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工作機制創新,健全粵港澳三地標準化合作機制,完善“灣區標準”工作制度,發布實施“灣區標準”推廣實施辦法。探索“灣區標準”及其外文版同步制修訂工作機制,發布實施一批高質量的“灣區標準”。推動“灣區標準”產業化、國際化,爭取實現“一個標準、同一品質、灣區通行”,促進構建開放一體的灣區大市場。
《工作方案》強調,深化“雙區”和南沙、橫琴、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標準體系。推進南沙高水平對外開放,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南沙工作站、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基地(廣州)南沙工作站建設,搭建標準化工作交流合作平臺,構建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新格局。《工作方案》還提到,爭取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機構秘書處或對口單位落戶廣東,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等,深化國際標準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