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浙江經濟轉型升級不斷推進,經濟社會保持了穩定較快發展。當前,浙江經濟正處于從工業化后期邁向發達經濟的關鍵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唯有抓住新科技革命與新工業革命機遇,才能化解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速下滑、結構調整復雜化的挑戰。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突出創新強省,增創發展動能新優勢”;“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把產業創新作為主戰場”。
“創新強省”要把科技創新擺在中心位置,要以推進科技進步來提高浙江全要素生產率,從而突破勞動力、土地等資源要素價格上漲與環境保護壓力加大形成的強制約,真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為此,浙江要緊緊圍繞科技創新,全面推進生產方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產業組織創新與產品創新為主體的“四大創新”,從而實現產業創新發展。
生產方式創新。生產方式直接決定著生產效率與企業競爭力。生產方式創新對浙江產業競爭力的提高極為關鍵。在這方面,浙江要主動把握以數字化、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大趨勢,以《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為指引,以“物聯制造”“工業機器人”與“3D印制”為重點,加快推進浙江“智能制造”。以機器人與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與現代交通裝備、高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裝備、通信網絡與智能終端、專用集成電路與新型元器件、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工業軟件、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新材料、綠色石油化工、時尚輕紡業等十一大產業為重點發展領域,加快推進十一大工程建設,推進生產方式大變革,從而全面提升浙江產業競爭力,實現浙江制造由大變強。
商業模式創新。十多年來,浙江在信息技術長足發展的基礎上,電子商務與網絡交易迅速崛起,商業業態發生了巨大變革,這對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起到了積極作用,為浙江信息經濟快速發展、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與轉型升級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但同時,它也對有形交易方式、傳統的商業貿易、專業市場形成了巨大沖擊。未來浙江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系,注重各種商業業態的融合發展、協調發展、共享發展,推進“互聯網+”模式,加強線上線下融合創新,加快“智能營銷”與“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設計研發”的銜接,形成設計研發、采購、生產、物流、銷售、消費與服務的整個產業鏈的智能化,實現商業模式的革命性創新,促進新興制造業、現代農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實現產業創新。
產業組織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對浙江產業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在經濟新常態下,原先依托中小企業集群基礎上的浙江產業組織,面臨著新的嚴峻挑戰。企業間競爭過度、合作不足,模仿過度、創新不足,在要素成本不斷攀升的環境下,浙江產業競爭力受到削弱。造成傳統產業不斷外移,眾多產業集群呈現弱化之勢。面對挑戰,我們要在產業集群的基礎上,以市場為主導,充分發揮浙江民營企業的主體作用,通過推進商業模式創新以鞏固與提升專業市場優勢。在企業間,大力推進“中心-衛星”體系建設,以具有研發與名牌優勢的企業為中心,突出和強化中心企業的研發設計與品牌營銷功能,占領“微笑曲線”兩端,而向制造加工的中小微企業“讓出中間”,加強企業間的專業化分工協作,提高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智能制造”“互聯網+”生產方式與商業模式變革,推進中小微企業在終端消費品生產領域的柔性定制生產,實現消費者與生產者在研發設計、生產加工與消費服務的一體化,加速產業創新與蛻變。
產品創新。產品創新是科技創新的主要外在體現,更是產業創新的基礎。功能性產品創新,能創造或激發市場的新需求,從而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良性互動。因而,在經濟新常態下排浪式消費浪潮逐漸式微的環境下,產品創新的意義更為凸顯。推進產品創新,一要與“人才強省”戰略相結合,大力引進高端科技人才與先進技術,加強民營企業與科技人才的結合,把握科技發展趨勢與市場潛在需求變化趨勢,鼓勵企業推出具有新功能的產品,如智能手機、智能家電、新紡織材料、光伏產品、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高鐵等,以新產品來創造新需求,進而發展出新的產業;二是支持傳統企業貼近市場,在原有產品基礎上,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產品更新換代、品牌與質量提升等,從而維持與擴大市場需求,實現產業的漸進式轉型升級。
總之,創新是未來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最大推動力,要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以生產方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產業組織創新與產品創新為主抓手,從而推進產業的全面創新。政府在推進“創新強省”戰略中,需要做好規劃與政策引導,還要當好企業的服務員。政府自身要推進包括理念創新、方法創新、工作機制創新、模式創新、組織體系創新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創新,要謀劃實施一批最具比較優勢、最能帶動經濟全局的重大創新舉措,讓浙江整個社會的創新活力競相迸發,讓創新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創新成為未來浙江經濟發展最鮮明的時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