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043年,“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湖州全市上下深入開展“轉型升級會戰年”活動,打響了產業優化、創新驅動、項目建設、平臺提升、主體培育、深化改革六大戰役,組織春季競賽、夏季攻堅、秋季爭收、冬季決戰的四季主題活動,強勢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戰績連連:
德清“氣質”引來樂視超級汽車200億元大項目落戶莫干山。
長興超威銷售收入超過600億元,“智”當電池行業NO.1。
安吉“生態健身房”吹響運動休閑項目集結號,引來200億元體育產業落戶。
……
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湖州市經信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湖州33個行業中有28個行業增加值保持正增長,增加值達到10億元以上的行業有18個,其中電氣機械、文體用品等4大行業增加值增長均超過10%。
全市大、中、小型工業企業的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3.8%和8.6%。
全市工業投資完成492.13億元,同比增長12.2%;工業技改完成374.04億元,同比增長25.2%,增幅位居全省第四。
……
這些數字,是湖州工業經濟爬坡過坎、奮力前行鐫刻下的深深足跡。其中湖州工業產業優化、創新驅動、項目建設這3項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拉動著湖州經濟一路增長,吹響了湖州向“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邁進的號角。
產業結構 調中見優
在過去的10月,備受關注的“中國制造2025”改革試點在浙江率先開閘,湖州迎來了融入“杭州都市圈”以來更大的機遇。“先人一步很重要,湖州有自己的優勢。”湖州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湖州經濟“厲兵秣馬”,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不斷優化,釋放出了發展的韌性。
藍色平臺:
新興產業快速崛起
向來以旅游資源吸引世人目光的德清,如今卻成為了工業投資的熱土,技術創新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德清高端制造、生物醫藥、地理信息、通用航空等新興產業一一快速崛起,其強大的磁場吸引了樂視超級汽車落戶德清,為德清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德清樂視超級汽車,湖州經濟依靠技術創新蓬勃發展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長興,“諾力機械”研發出了AGV智能搬運車,實現了完全無人駕駛;在吳興,“星光農機”國內首創履帶自走式方草捆打捆機并投放市場……新技術新產品引領行業闊步向前,迎來了湖州產業結構的一場革命,先進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成為了三大新興主導產業。
新產業激發新的生命力。先進裝備方面,鼎力機械、巨人通力等一批龍頭企業在物流機械、電梯整機等領域誕生了全國知名品牌。新能源領域方面,天能、超威銷售收入均超過600億元,以這兩家企業為中心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還有生物醫藥方面同樣在湖州形成了明顯優勢,創新力量匯聚成為了湖州經濟發展的藍色海洋。
綠色升級:
生態產業領跑時代
新興產業大步向前,金屬新材、綠色家居、現代紡織等傳統產業將如何轉型?這是對湖州經濟轉型發展毋庸置疑的叩問。連續幾年,湖州專門制定了重點細分行業轉型升級推進計劃,“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在工業轉型升級中重拳出擊,實現華麗蛻變。
在南潯,1000多家林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邊角料這一大難題得以攻破。“其實,枯木、枝椏的顆粒通過熱磨機,變小至纖維狀,都可以成為生產密度板的主要原料。”浙江麗象木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投資7000多萬元打造的先進生產線,落子生態環保,下出循環大棋。幾年下來,在南潯已初步形成了廢舊木材“吃干榨盡”的高利用率模式。
在安吉,今年浙江大康控股集團承接了G20杭州峰會超過3000萬元的訂單,并簽下生態品質“軍令狀”,底氣在哪里?謀定而后動,大康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企業從建廠開始就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擁有百余項專利,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經濟大潮中有了立足之本。
……
綠色升級,生態產業領跑時代。整個“十二五”期間,湖州共有488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驗收,安吉縣、南潯區被分別評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縣、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吳興工業園區被列入國家園區循環化改造重點支持單位,綠色發展,讓他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路領跑。
紅色亮牌:
為發展騰出空間
改革,必須出重拳。對于需要整治的低小散企業,湖州在治水治氣的良好氛圍下,把企業綜合評價作為依據,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亮出了“紅牌”,努力改變原有粗放型的增長方式,為區域經濟持續發展騰出空間,從而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
砂洗印花業是吳興區的塊狀產業,但屬傳統“低小散”行業。為改變該產業污染嚴重的舊面貌,吳興區下大力氣進行整治。通過一手整治淘汰,一手抓集聚入園,全區已關停印花企業600多家,另有19家砂洗企業和186家印花企業已入駐砂洗印花產業園。
全力推進“低小散”塊狀行業整治提升,湖州結合“五水共治”、大氣污染治理和“三改一拆”等大好形勢整治提升,不遺余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噴水織機、絲綿加工、耐火材料、工業爐、竹業、膨潤土加工、童裝、砂洗、木業等一批重點塊狀行業整治獲得了明顯成效。
措施行之有效,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多年的整治,全市累計關停低小散企業1900多家,騰出110萬余噸標準煤的用能空間,今年1~10月,合計淘汰115家落后產能,整治4398家“低小散”企業(作坊),為工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
創新驅動 提質提效
湖州擁有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先后獲得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的稱號,成為國家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國家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其中,德清縣成功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天能集團、微宏動力成為“中國制造2025”首批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的成員單位。
“對于企業而言,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生命力。無論是傳統產業、新興產業,離開了創新,固步自封,企業終將會被時代所拋棄。”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讓企業的生命力持續發力。
首先,從“兩化”融合工程上來看,“互聯網+”行動計劃更加深入,重大技術攻關、優秀新產品、浙江制造精品等一個個創新載體推動邁進,次第開花,引領湖州走向“智能制造”時代;重點企業示范點建設更加快速,包括研發設施、生產管理等重點環節,與開展關鍵環節集成應用示范相得益彰;“電商換市”工作成績更為突出,目前,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經突破300億元。
其次,從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方面來看,已做到內外兼修。對內,認定升級一批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對外,借力科研院所、央企、高校等優質資源,為企業注入“創新能量”,共同建設研發機構,讓它們成為推進湖州企業研發平臺建設的“加速器”。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新增1家國家級、8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還有在創新轉化工程方面,國家創新試點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圍繞這兩張湖州“高標準”名片的建設步步深入;湖州莫干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太湖科技創新中心、長興國家大學科技園等園區,政產學研道路層層深化,這些都指引著湖州向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方向邁進。
所有創新工程實施,人才聚集很重要。從國家“千人計劃”、省“千人計劃”到湖州本土的“南太湖精英計劃”,資助優惠各項利好一再升級,匯聚人才精英,湖州確實蠻拼。
今年,湖州啟動新一輪“南太湖精英計劃”,引進領軍型創業創新團隊人才430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29人、浙江省“千人計劃”74人,“國千”數量位居全省第3。
同時,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大面積大幅度開展,已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50家、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8家,簽約院士80余人,穩居全省第3位。
人才引進了,如何轉化為生產力?這又是一個難題。近年來,湖州走出了一個又一個真實樣板,安吉云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斯康就是一個鮮明的實例。
斯康這位傳奇人才,早就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政府提供各項優惠政策,千方百計地吸引他回國,讓他入駐安吉兩山創客小鎮。作為80后“國千人才”,他不負眾望,研發新產品,終于實現了“道路也能‘吃’汽車尾氣”的“天方夜譚”。
“我研究的方向主要是環保領域,安吉的生態創建走在全國前列,這里比較適合我的發展。”斯康回國后,專注于道路汽車尾氣和室內、車內空氣治理以及無公害植物保護劑等方面的開發,已取得明顯成效。真正讓他留在安吉,潛心創業,除了安吉的青山綠水,更有這里的好政策好服務。
安吉云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安吉縣委組織部人才科特意安排了人才、金融、法律三大服務專員,為其提供全方位服務,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只要企業的需求合理,他們都想方設法幫助解決。對斯康個人而言,在當地政府的幫助和推薦下,他先后入選湖州“南太湖精英計劃”和國家“千人計劃”;對安吉云界企業而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讓環保產品得以順利落地,在安吉試點成功并在全國推廣使用。
對于新生代企業家的培養,湖州一直十分重視,因為他們是企業未來的“領軍者”,湖州這片熱土,不僅讓他們留得住,更能發揮特長,最大限度地轉化成發展生產力。
項目推進
引領發展
工業強市,項目是關鍵。優良的環境,讓一個個項目融入湖州。
“大好高”項目首當其沖。江森自控、IBM公司、微軟IT學院、融匯嘉恒融資租賃、英納威新能源等一批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帶動力強的“大好高”項目入駐湖州,促使湖州產業鏈向高端環節、研發和營銷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實現由引進資金向引進全要素轉變。
引進“大好高”項目,要有一桿標尺,湖州土地資源有限,所以湖州準入門檻很高。今年初就出臺了《湖州市2043年度“大好高”項目引進推進工作實施方案》,清晰地指明了“大好高”項目的推進方向。《方案》用硬性“紅線”引導大好高項目招引新模式,“大”項目就是指首期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以上,且生產性設備投資占比超40%的項目。“好”項目就是指首期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高”項目就是指首期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擁有多項發明專利等。“可以說這幾道硬性‘紅線’對招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項目標準的提高也倒逼著一線的招商人員改變思維。”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說。
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在項目的推進過程中,細節很重要。從德清來看,不少辦過項目審批的企業主都有這樣的感受:跑審批時,大部分時間都在跟中介打交道,不過在德清,這樣的情況從2014年就已經全面扭轉。
這一年,德清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優化流程。今年又出臺了《德清縣工業企業“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方式改革實施辦法》,實行審批目錄清單管理,清單以外項目實行承諾制,創造了從原來的平均18個工作日到現在的2個工作日完成的新效率。
新速度就是新的生產力。今年,此項工作開展以來,德清共完成“零土地”技改項目備案130項,固定資產投資37.9億元,共實行承諾備案事項50項。
湖州市經信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43年上半年,多項“大好高”項目推進指標提前過半;截至1~10月份,全市新引進工業大好高項目72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5.57億元,交出了一張成功的答卷。
從各縣區看,在推進“大好高”項目建設方面成績都非常突出,截至6月底投資額完成度均實現過半且較去年同期更高。包括南潯達力科技年產100條動力電池全套生產線項目、德清新市油脂60萬噸/年油料綜合利用項目、長興普朗特電動汽車年產區域物流車車殼及汽車零配件10萬臺(套)建設項目、長興天能動力能源年產2000萬千瓦安時新能源汽車用動力(儲能)電池建設項目、湖州開發區迅鼎半導體材料年產240噸硅乙烷、 2000噸硅甲烷半導體材料項目在內,共有5個固定資產10億元以上項目都已開足馬力,全線開工。
大美湖州,工業轉型升級在行動!產業結構調整、創新驅動提升、項目推進引領,這“三駕馬車”拉出了湖州經濟增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千川匯海闊,風好正揚帆。湖州,正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昂首闊步,向“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邁進。(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