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間,從上海車展到近日的法蘭克福車展,技術競爭的“劇情”已經悄然發生了很多新變化。
全新的無人駕駛車用短距離雷達、電動一體化底盤、緊湊型電池組……這些更精致、更先進、更強悍的汽車零部件,以其優異的技術性能吸引了眼球,也凸顯了行業競爭的熱點和趨勢。
電動化競爭更激烈
汽車電動化,正在成為行業競爭的新熱點,從各大供應商的新技術、新產品的進步之快,可見一斑。
大陸集團在法蘭克福拿出的高度集成的電動軸驅系統,與上海車展時的概念化展品相比相比,已經臨近量產,這也是此次法蘭克福車展零部件新技術發展的一個共性特征。該電動軸驅系統不但比原先分體結構的電機“減肥”20多千克,也減少了空間占用,性能更為強悍。大陸集團宣布,該產品年底將在其位于天津和江蘇的兩個生產基地量產,同時供應中國和國際市場。“該系統讓已有的車企都能快速地生產高效的純電動汽車。”大陸集團動力總成業務負責人Andreas Wolf表示。
法蘭克福車展上,博世首次亮相的電動一體化底盤,是博世集團與本特勒集團合作研發的新產物,與上海車展上的相關展品相比,集成的系統更豐富,能力更強大,這也是電動化量產的實際需要。該一體化底盤,其中有博世的電動化動力總成系統、轉向系統、剎車系統,以及電池儲存系統、前后懸架和熱管理系統等模塊,可根據需要,靈活搭配應用于不同的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是零部件巨頭盈利的依托。博世憑借創新,自2018年初以來已獲得約1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21億元)的電動車業務訂單。在48伏電池生產上,博世已經與寧德時代(CATL)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根據博世在今年年初的預計,到2025年集團在乘用車和輕卡上的電動車零部件和系統銷售額將達到50億歐元。
電池技術之戰漸酣
專業研究預測,到2020年,動力電池市場規模將達數千億元。因此,相關零部件商們,誰不想從中分得一杯羹呢。
今年4月,博格華納在上海車展上展出的是動力電池加熱系統,以解決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在低溫環境下使用性能會減弱的問題。而今,這項技術已經不止于博格華納一家擁有。
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博格華納推出獨家技術緊湊型電池組,進一步壓縮了體積,提高了密度。加上獨創的電池熱管理技術,可以兼顧良好的續航里程和性能。
五個月前,法雷奧推出的是適用于電動汽車的采用制冷劑的熱泵系統,而這次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法雷奧帶來的是全系列電池熱管理專業技術,不僅系列全,而且方式多,包括直接制冷劑制冷、間接水冷系統等。不僅可使續航里程延長30%,而且可為司機和乘客保暖。
沒有參加今年上海車展的寧德時代,這次在法蘭克福車展上推出的全新技術,是擁有獨家智能計算和高能量密度的電池管理系統。
從上海車展到法蘭克福車展,由傳統燃油到先進的電動化、由單一到系統化、由實驗室產品到接近量產化產品的趨勢更加明顯,汽車零部件已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自動駕駛爭奪漸趨白熱化
自動駕駛,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必爭之地。
全球范圍內,第一份政府頒發的自動泊車系統的“準入證”,在今年7月為博世獲得。而博世近來首次推出、獨家擁有的衛星定位糾偏、高精地圖導航系統,是無人駕駛汽車必備的標配。
法蘭克福車展上,舍弗勒新推出了改進后的Space Drive(空間駕駛)線控系統,填補了智能及自動駕駛領域“缺乏具有故障安全功能的轉向和制動系統”的技術空白,并具有三重安全冗余。Space Drive線控系統完全取代了傳統機械系統,可自動將指令傳遞給轉向或制動系統來實現車輛的無人操控,即使一旦有一個控制單元出現故障,還會有兩個控制單元確保系統正常運行。
意味深長的是,舍弗勒將進一步開發的重心放在了中國。9月6日,在中德兩國總理見證下,舍弗勒集團與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舍弗勒將在湘江新區引進Space Drive線控技術,并進一步開發符合未來智能駕駛要求的Mover平臺系統和90度智能轉向模塊,為應對無人駕駛復雜場景鋪平道路。
其實,在自動駕駛技術競爭中,近年來中國企業異軍突起。除了百度、騰訊、阿里布局自動駕駛技術研究,均勝電子首次推出了全新的、用于自動駕駛智能安全座艙系統,集成了座艙電子、主動安全、智能網聯、出行服務軟件等前沿技術。而今年首次參加上海車展、5月成立智能網聯汽車業務部門的華為,不僅推出了適用于自動駕駛5G高速通信的“巴龍”芯片,還公布了可用于車聯網的鴻蒙系統。
從上海車展到法蘭克福車展,零部件行業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方向越來越清晰,在“新四化”新戰場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競爭成就強者,競爭也有益于推動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新聞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