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固件素有“工業之米”之稱,是裝備制造領域的基礎性產品,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海鹽縣是中國緊固件產業的起源地,新中國第一顆木螺釘就產自海鹽。經過40多年的發展,目前全縣從事緊固件生產企業數達到617家,其中規上企業105家,億元以上企業21家,是全國緊固件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全國三大緊固件生產基地之一,“鐵海鹽”和“緊固件之鄉”享譽海外。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產業層次、提高企業效益,該縣以“提升一批、集聚一批、關停一批”為目標,以扎實開展省級金屬制品制造業改造提升和緊固件行業智能化技術改造試點為契機,全面推進緊固件行業整治轉型提升。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治提升緊固件企業445家,其中關停企業358家、入區入園62家、搬遷轉產25家,產業整體質效得到顯著提升。
一、堅持退低汰劣,重塑產業結構。以用地合法、建筑合法、環保合法、形象整潔等為整治要求,通過疏堵結合、多措并舉,強勢推進緊固件產業及企業整治。
一是堅決“關”。結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退散進集”、“四無”企業整治等工作,科學劃定整治范圍、嚴格出臺關停措施,明確對嚴重影響環境、群眾舉報較多的,無證無照無環保審批的,在基本農田內存在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行為且不愿入區入園和不符合入區入園條件的規下企業,一律依法進行關停,并將關停工作完成情況列入縣對鎮(街道)的目標責任制考核,成立由縣政府領導為組長的整治提升領導小組,下設四個督查小組,定期對整治任務完成情況開展現場督察,每季度對工作進度開展督查通報,在全縣范圍內形成了濃厚的整治提升氛圍,促使工作計劃完成情況超過時間進度。截至目前,已關停緊固件企業358家。
二是積極“轉”。對生產效益不高、產品附加值較低,但仍有一定生存發展空間的企業,大力開展產業梯度轉移,主動赴安徽省郎溪縣等進行考察交流,商討研究企業租賃廠房、企業買土地建廠房、兩縣政府合作共建園中園等緊固件企業轉移異地發展模式,盡最大努力保留企業主創業成果,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同時,鼓勵引導縣內有一定生產條件的企業自愿變更工商登記,向集成吊頂、電子電器、節能環保、核電關聯等縣內優勢產業發展轉移,既提升了企業的發展效益,又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相關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壯大了產業規模。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搬遷轉產25家企業。
三是著力“聚”。根據企業意愿及區域產業發展規劃,以鎮(街道)為主體大力推進“兩創”中心建設,建設緊固件產業集聚區,加強環保、物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導符合該縣產業導向、具有提升意愿和發展潛力的企業入區入園發展。目前,全縣已建成“兩創”中心15個,吸引相關入園緊固件企業46家。強化對產業園區和入園企業管理,對入園企業嚴格執行稅收產出約定,對園區嚴格開展“畝均論英雄”績效評價考核,對經濟、社會效益差的企業和園區要求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入園資格并實施差別化政策。目前,該縣入園緊固件企業畝均稅收在20萬元以上。
二、堅持提質增效,打造產業高地。針對原來縣內產業規模不大、生產設備陳舊、產品定位低端、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大力推進企業引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工作,使該縣緊固件產業發展實現了“三個領先”。
一是全國產值規模領先。堅持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圍繞產業鏈做文章,加快壯大產業規模,推動集聚集群發展。強化優質企業招引,編制緊固件產業招商圖譜,瞄準國內外緊固件行業龍頭企業,大力開展產業招商、精準招商,目前已引進了國際裝配和緊固件領域巨頭——德國伍爾特集團、國內500強中天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有力帶動輻射了一批縣內產業,提升了該縣產業影響力。強化縣內企業培育,結合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精選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大的優質中小企業,出臺用地、用能、稅收等系列扶持優惠政策,著力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海鹽宇星螺帽有限責任公司被評為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等。目前,該縣緊固件產業鏈上下游已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2億元,占浙江省的1/4、全國的1/10、全球的1/100。
二是質量效益行業領先。強化高端發展導向,依托秦山核電基地、省級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等,積極推進向核電、高鐵、航天等應用領域擴展,不斷提高產品的強度、韌性和精密度,該縣七豐精工生產的高速螺紋道釘已成功取代進口產品,被廣泛應用于京滬、京廣等多條高鐵;中航來寶生產的高端緊固件已進入航空航天配套領域。強化智能制造,籌建總面積達18萬平方米的杭州灣智能裝備制造創新中心,為緊固件產業提供研究測試、科技創新等配套服務,并先后引進浙江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三方中介平臺提供數字化改造專業服務,目前,經其指導改造后的企業,平均設備有效利用率可提高15%以上、綜合生產成本降低10%左右、產品單位能耗降低8%以上、勞動用工成本降低12%以上。強化區域品牌打造,大力扶持產業集聚區內優勢企業創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積極推廣使用“海鹽緊固件”浙江區域名牌,有效擴大了品牌經營規模,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三是綠色發展模式領先。出臺《緊固件行業酸洗磷化企業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對全縣酸洗磷化行業實行全方位、全時段、地毯式檢查,目前,已關閉相關企業27家,整治完成35家。強化環保執法監管力度,針對緊固件企業,建立日常監管和重點巡查機制,對存在環境違法的企業及時進行立案查處,近兩年累計對30家緊固件行業企業實施行政處罰。同時,積極鼓勵引導部分龍頭骨干企業改進生產設備、提升生產工藝,先后從外國引進拋丸機、油煙凈化等先進設備,并大力推廣物理除銹等新型工藝,降低因傳統化學酸洗磷化帶來的工業生產污染,目前該縣的水、空氣等環境指標已連續多年位居嘉興市前列,2017年該縣綠色發展指數從2016年全省排名72位上升到24位,列嘉興市第一。
三、堅持服務至上,優化發展環境。以建立緊固件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為契機,聚焦新動能培育和傳統動能修復,進一步集聚整合各類資源,為廣大緊固件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全鏈條服務。
一是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共性技術研發,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等聯合成立“材料環境可靠性檢測與評價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等研發機構,重點在新材料與表面技術處理、緊固件制造流程優化、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研發,不斷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強化檢驗檢測服務,建立國家標準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目前該機構已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國防實驗室認可等,檢測能力覆蓋98%以上的緊固件產品,重要參數按國際、國外先進標準檢測能力達到100%,是國內緊固件檢驗檢測權威機構。強化商貿物流服務,建立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的全國性緊固件專業市場——海鹽國際緊固件五金城,為全國乃至全球緊固件企業提供展示交易、商務配套、國際展示采購中心和倉儲物流配套等功能服務。
二是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緊貼企業發展需要,聯合浙江科路核工程服務有限公司等成立第三方人才服務機構,為縣內企業提供高層次領軍人才獵聘和創新團隊引進服務,目前,已柔性引進美國工程院院士彼得·安德森和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董瀚教授等一批緊固件行業頂尖人才。與上海交大、江南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建立的“1+X”技術轉移工作站,在大力推進訂單科研,解決產業發展難題的同時,積極開展實驗室、工作站等整體團隊引進。注重提升普工技能,與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開展合作,為企業和創業人員提供“藍領”技術人員技能培訓、創業輔導等服務,打造高水平緊固件“智造”專業人才隊伍。
三是強化政策保障體系建設。改變以往“撒胡椒粉”的做法,重點針對產業、企業和創新創業三方面開展精準扶持。在產業發展方面,先后出臺《海鹽縣緊固件行業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海鹽縣深化推進工業強縣建設的若干政策》《海鹽縣緊固件產業改造提升實施方案》,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等,全面支持緊固件行業提質升級。在企業發展方面,建立“企業事馬上辦”服務平臺、重大項目縣領導掛帥聯動推進機制等,大力開展“政企連心、精準服務”“三服務”活動等,全力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扶持企業發展壯大。在激勵創業創新方面,出臺《海鹽縣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以“史上”最強扶持力度,強化對創新平臺、科研項目、科技孵化器、人才引進等資金、土地、用能保障,著力打造浙北智創高地。
(新聞來源:海鹽縣經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