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聯合發布了 《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意見中提出,在港口建設、生產運營和管理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智能港口技術和系統集成能力,并推廣已建成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工程技術與運行管理經驗,引導符合條件的現有傳統集裝箱碼頭進行自動化改造。同時,提高港口、航道、船閘等基礎設施與智能船舶自主航行、靠離碼頭、自動化裝卸貨的配套銜接水平,開展相關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
該意見還提出,加快推進智慧港口試點工程建設,探索建立 “貨運一單制、信息一網通”的港口物流運作體系和“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的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體系,促進信息技術與港口服務和管理的深度融合,深化政企間、部門間、多種運輸方式間的信息開放共享和業務協同。
在推進智能船舶技術應用方面,意見提出以集裝箱船、散貨船、油船等運輸船為重點,開展船舶自主航行、能效監測與優化控制、貨物狀態監控與優化配載、船體及設備系統全生命周期狀態監控與管理等智能船舶技術的推廣應用。適時發布智能船舶技術應用和產品推廣目錄,引導和鼓勵現有船舶通過改造或直接應用成熟的智能船舶技術與產品。結合國家相關計劃,組織開展智能船舶 “一個平臺+N個智能應用”的示范工程,推動公務船舶率先應用智能船舶技術。
在加強智能航運技術創新方面意見提出,加快推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在船舶、港口、航道、航行保障、安全監管以及運行服務等領域的創新應用,重點突破狀態感知、認知推理、自主決策執行、信息交互、運行協同等關鍵技術,顯著提升航運生產運行管理智能化水平。開展復雜場景感知、自主協同控制、調度組織優化、信息安全交互等核心軟件與平臺研發。建立智能航運技術協同創新集成平臺,開展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保等成套智能航運技術集成攻關。研究開發智能航運測試評估檢測檢驗方法、技術與工具系統,制定智能航運檢驗檢測評估規范標準。
同時,在加快船舶智能航行保障體系建設方面。意見提出,完善全覆蓋、全天候的通信網絡,滿足高通量、高速率、高可靠、低延時、多連接的智能航運通信需求。針對內河、近海和遠洋不同的導航需求和特點,推動北斗導航系統專項應用,推進陸基備份定位系統和增強系統建設,提高船舶定位可靠性、可用性和完好性;加快電子海圖和內河電子航道圖標準化步伐,擴大覆蓋范圍,提高數據精度;加快傳統導航設施數字化改造,推進虛擬航標應用。
未來還將推廣建筑信息化模型技術,在港口和航道工程設計、施工、運維等方面的應用,提升港口和航道工程建設安全、效率、質量和經濟性。探索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企業聯合開展智能航運儀器、設備、系統及相關軟件等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加速推進設計和建 (制)造技術進步,提升我國相關產品的質量、可靠性與智能化水平。
(來源 : 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