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計量創新能力取得突破,計量服務效能持續增強,計量治理體系逐步完善,市域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建成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60項以上,建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家以上,注冊計量師執業人數達到100人以上,計量器具強制檢定能力覆蓋率達到84%。
到2027年,計量在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建成先進測量實驗室1家以上,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75項以上,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1000家以上。
到2035年,計量科技創新水平大幅度提升,社會各方計量溯源性意識得到顯著增強,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計量發展新格局,計量事業發展水平進入全省前列。
在加強計量科技創新,助力建設創新型城市方面,《實施意見》提出:
加強計量數字化研究及應用。著力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探索開展計量標準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改造研究,加快推進實驗室數字化轉型,構建計量器具測量結果自動采集系統,大力推廣檢定和校準原始記錄及證書報告數字化。加強對計量數據統計、分析和利用,發揮計量數據在指導生產、風險預警、科學監管等方面作用,推動計量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完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科學規劃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制定全市量值傳遞溯源體系能力提升計劃,統籌全市計量標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實施計量標準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市、縣兩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企事業單位計量標準改造升級力度,提高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量值傳遞溯源體系。
構建良好計量科技創新生態。加強計量技術機構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科研合作與科技交流,開展重點領域、重點專業、重點項目的合作研究,構建“檢學研企”相結合的計量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計量重大科研項目支持,促進計量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建立完善全市計量科技創新平臺,發揮計量科技創新對其他領域創新的推動作用,逐步建立計量創新需求快速響應機制。
在擴大計量服務供給,助力質量強市建設方面,《實施意見》提出:
推進制造業重大技術攻關。圍繞培育“135N”先進制造業集群行動,開展先進制造業生產關鍵環節核心計量技術攻關,實施工業強基計量支撐計劃,突破制約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的計量技術瓶頸,攻克計量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共性關鍵技術難關。重點開展計量關鍵技術和方法研究,加快相關計量標準建設和升級,提高測量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助力產業競爭力提升。立足嘉興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聚焦嘉興重點發展產業領域,構建完善產業計量體系,實現計量技術與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進一步夯實產業計量基礎,提升產業計量服務能力和水平。實施產業計量基礎再造工程,推動企業重視計量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測量管理體系,提高產品質量效益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具有嘉興優勢與特色的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支撐美麗嘉興建設。健全碳達峰碳中和計量體系,加強碳排放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探索開展碳排放計量審查試點。加強能源、水資源、環境監測等領域計量數據分析利用,建立完善資源環境計量體系,助力減污降碳協同體系構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產品能效水效提升工程,加快推進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工程建設,聚焦能源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依托創新平臺載體,引導和培育能源資源和環境計量服務市場。
服務平安嘉興和健康嘉興建設。建立完善自然災害防御計量保障體系,強化交通安全、有毒有害氣體監測等領域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加強公共衛生領域計量服務體系建設,圍繞疾病防控、生物安全、精準醫療、生命救治與監護、生物醫藥等領域開展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支撐構建全民全程健康服務體系。
在加強計量能力建設,夯實現代先進測量基礎方面,《實施意見》提出:
加快計量技術機構建設。著力實施計量技術機構能力提升工程,強化市、縣兩級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公益屬性,滿足民生計量需求,確保政府法制計量任務執行以及量值傳遞工作正常開展。增加強制檢定所需計量檢定設備和運行投入,提升計量檢定機構能力和水平。大力發展計量校準測試服務業,培育一批計量校準測試服務品牌,推動計量校準測試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計量專業技術人才提升行動,依托重大科研項目、重點建設平臺和區域合作項目,加快培養一批專業知識精、業務能力強的高層次、復合型計量人才,加大領軍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加強注冊計量師隊伍建設,培養計量監管人才,探索建立首席計量師、首席工程師等聘任制度,樹立計量英才和工匠典型,不斷提升計量隊伍的業務水平和監管能力。
完善企業計量體系。強化企業計量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計量投入,推動企業建立完善與其科研、生產、經營相適應的測量管理體系。擇優選樹工業計量示范項目,引導企業從計量器具管理轉為測量數據管理,提高關鍵環節測量水平。實施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支持鏈主企業聯合產業鏈各方建立產業計量技術創新聯盟,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產業鏈相關中小企業計量保證能力,為支撐質量強市建設提供“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服務。
支撐質量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推動計量科技服務、產業計量測試體系、區域計量支撐體系與檢驗檢測技術服務體系協同發展,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強化質量基礎設施支撐引領作用,健全面向產業行業的“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全系統、全鏈條整體技術服務。推動和鼓勵企業建設以產業技術應用為需求導向的質量基礎設施,實現計量測試服務從單一測量向多元應用轉變、從器具管理向量值保障轉變、從符合性評價保障向創造性引領轉變,有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在推進計量現代化治理,提升計量監管水平方面,《實施意見》提出:
深化計量監管制度改革。依法實施國家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目錄,貫徹落實《浙江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在電力計量、水資源監測等重點領域加快探索建立智能計量器具實時監控、失準更換和監督抽查相結合的新型監管制度。建立應對社會公共突發事件的應急計量管理預案,組織成立計量應急響應小組,解決突發計量問題。強化市場主體責任,堅守計量安全底線,建立覆蓋監測、預警、處置等關鍵環節的計量風險管理機制。(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應急管理局)
強化民生計量監督管理。實施計量惠民工程,優化民生計量服務,加強供水供氣、公共交通、電力通信、物流配送等民生領域計量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醫療衛生、公平貿易、安全防護、生態環境等領域強制檢定能力建設,開展放心計量行動,對加油站、集貿市場、餐飲業、商店和眼鏡店等進行專項監督檢查,加強定量包裝商品、民生計量器具質量、家用產品能效水效等的計量監督。加強糧食收儲、流通、供應各環節的計量監管,強化鄉村民生計量保障,推動計量技術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
創新智慧計量監管模式。通過計量器具智能化、數據系統化,積極探索打造新型智慧計量體系,研究建立新型監管方式,由現行單一監管模式向狀態評價、大數據實時監控、抽樣檢定、在線檢定等多元化監管方式轉變,不斷提升監管水平。鼓勵有能力的計量技術機構建立智能計量管理系統,推動設備自動化、數字化改造,打造智慧計量實驗室。宣傳推廣智慧計量理念,推動計量產業相關企業開展計量檢測設備智能化升級改造,提升質量控制與智慧管理水平。
推進誠信計量分類監管。全面開展誠信計量行動,強化市場經營主體責任,推行經營者誠信計量自我承諾,選樹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建立市場主體計量信用記錄,推進計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健全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加強計量校準市場監管,規范計量校準服務行為,在全市逐步形成企業自我承諾、政府部門推動引導、社會各界監督的“三位一體”誠信計量運行機制。
加大計量執法力度。加強計量執法協作,規范市場計量秩序,嚴厲查處制造、銷售和使用帶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偽造計量數據、出具虛假計量證書和報告的違法行為,加大對網絡平臺、新市場業態等領域計量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保障消費者權益。加強計量監管與綜合執法銜接,強化信息共享,推進“簡案快辦”,提升執法效率。強化法治計量宣傳教育,擴大法治計量影響力,提高社會公眾計量維權意識,助力法治嘉興建設。
在保障措施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四項保障措施,包括: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政策保障;加強計量文化建設;細化考核評價。
(來源:儀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