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玉環市玉城街道黃泥坎的汽摩所,記者見到了這臺外形像柜子的機器,它就是剛研發的汽車換熱器表面劃痕檢測機。研發人員將換熱器放到檢測臺后,輕按開關,檢測機自動掃碼,并通過屏幕顯示監測結果。
“你看顯示屏上的綠色點,都是我們設備檢測出來(的劃痕),它代表的是缺陷。”浙大臺州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林建宇指著檢測機的監視屏說。
記者現場看到,檢測機一旦發現不合格產品,不僅會閃爍紅光報警,還會自動在產品上打上不合格標簽,整個檢測過程只需10來秒。
另一臺檢測設備——汽車方向盤萬向節尺寸和裂痕檢測機,外形也看著像個大柜子,但它同樣能在短短數秒間,完成萬向節自動提取、檢測、出結果,并實現不合格件剔除等環節。
長期以來,汽車換熱器和萬向節只能依靠人工肉眼判斷和手動測量來完成質檢,費時費力也容易誤差。今年5月,受企業委托,浙大臺州研究院度身打造這兩款設備。期間,遭遇了視覺檢測模塊在讀取檢測件表面數據時容易發生光照不均勻和反光等難題。最終經過兩個多月攻關,掃除了“攔路虎”。
“通過兩個反光進行一個疊加,然后使得光打均勻,然后又是(采用)低角度照射,它(檢測件)的缺陷能凸顯出來。”林建宇說。
目前,這兩款設備檢測合格率均超過99%,綜合指標達到了委托企業的合同要求。其中,換熱器檢測機最小能讀出寬0.5毫米、長3毫米的表面劃痕;萬向節檢測機最小能讀取寬0.5毫米,長5毫米的裂痕,且能讀出小于0.3毫米的尺寸誤差。
“目前,國內用這種非接觸式的光學檢測,對這個換熱器和萬向節檢測,是沒有的。”林建宇說。
(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