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莊樹新提出,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大資源投入,強化科技創新,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一批高端農機國產化標志性產品,引領全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共同推動農機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建立以中央企業為牽引,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等優質中小企業為支撐,大中小企業有序進入的發展新格局,共建農機產業融合發展新生態;以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為切入點,為新產品新技術大規模應用提供支撐,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帶動上下游企業聯合出海,拓展農機產業發展新機遇。
加快補齊農機裝備短板
一直以來,在農機行業都有著“三高三低”“三多三少”的說法。“三高三低”即作物上,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作物的綜合機械化水平較高,棉油糖、果菜茶等經濟作物機械化水平低;地域上,北方平原地區機械化水平高,南方丘陵山區機械化水平低;產業上,種植業機械化水平高,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設施農業水平較低。“三多三少”則是指小馬力中低端機具較多,大馬力高品質機具較少;單項應用技術較多,集成配套的農機化技術較少;小規模自用型農機較多,規模化專業化農機服務組織較少。
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啟動兩年來,上述情況得到相應改善,相關領域一批關鍵機具研發應用取得明顯進展。農業機械總動力超過10.78億千瓦,裝備總量接近2億臺(套),主要經濟作物薄弱環節“無機可用”問題初步得到解決。農業機械裝備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已經形成65個大類、4000多個機型品種的產品系列。動力換擋、免耕播種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大喂入量多功能聯合收獲機、六行采棉機等高端產品打破國外壟斷。一批具備自動駕駛、作業狀態實時監測和遠程運維能力的智能農業機械裝備成功研制、快速推廣,一些地方農機裝備產業集群正在形成,農機裝備正加快向“大中小型兼備、綠色高效智能一體”邁進。
但也要看到,農機裝備短板弱項依舊不少,對標農業生產一線急需和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如高端裝備技術水平與國外的差距亟須縮短,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材料受制于人,部分高端機具主要依賴進口。農機農藝農田協同配套亟待加強,品種選育、栽培制度、種植方式、產后加工與機械化生產的適應性有待加強,集成配套的全程機械化體系尚需完善。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開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給農機裝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對農機裝備產業鏈韌性也提出新的要求。”工信部裝備一司副司長王振強調,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互利合作、融通創新,對提升我國農機裝備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十分重要。要加快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優質企業,支持重點省份,推進產業集群建設。
提升農機裝備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裝備產業規模趨于平穩增長,產業集中度不斷加強,集群效應已逐步顯現。在山東、江蘇、河南、浙江、安徽、黑龍江等地匯聚了60%以上的農業機械百強企業,形成了一批協作配套的產業集群(如以中國一拖等為龍頭的拖拉機產業集群)、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如浙江湖州地區的水田機械、山東臨沂地區的植保機械、浙江臺州地區的植保和排灌機械、重慶的微耕機械等產業集群)和一批地方產業園區(如黑龍江哈爾濱和佳木斯等地區的農業機械產業園區),區位優勢和產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產業鏈愈加完整,集群效應得到有效發揮。
“高端農業機械現代產業鏈共鏈行動是農機產業升級的有效舉措,與農機制造強國相比,盡管行業龍頭企業已經非常重視產業鏈供應鏈建設,部分優秀零部件企業也已進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但‘大企業大而全,小企業小不專’的現象依然比較嚴重,穩鏈強鏈工作正處于‘爬坡過坎’階段。”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陳志呼吁,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要持續加大對國產農機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的支持力度,農機整機企業要多給國產零部件特別是新突破的高端核心零部件裝車機會,讓“中國農機”裝備“中國農業”。
國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表示,國機集團堅持“鍛造國機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勇擔“鏈長”責任,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深入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與產業鏈各方全力推動我國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公司積極發揮產業龍頭牽引作用,通過為中小企業提供訂單、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提供技術服務等方式,帶動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有效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下一步,國機集團共建新機制,推動常態化合作;共筑新基礎,聯合攻克共性技術;共享新成果,促進產業資源開放;共創新生態,打造公共運營服務;共謀新發展,培育未來競爭力,與各類所有制企業一道,開展全方位務實合作,共同建設高端農業機械現代產業鏈,不斷提升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為筑牢大國糧倉、護航糧食全作出更大貢獻。”張曉侖說道。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