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發明協會獲悉,海曙企業寧波力斗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怡剛主持完成的“復雜模數混合信號電路測試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23年中國發明協會創業獎創新獎成果一等獎,該項目攻破了我國在電子自動測試與ATE裝備方面的“卡脖子”技術。
目前,我國在電子自動測試與ATE裝備方面存在以下難題:一是機載微電路粒子效應監測與可靠性評估困難,二是匱乏輕量化、高魯棒性的復雜模數混合信號電路故障診斷與預測標準模型,三是電子自動綜合測試無法覆蓋新型電子元器件。
項目成果:
一是突破了復雜、高空輻射環境下的高速高精度信號采集、分析與刻畫技術。發明了復雜、強干擾環境下的信號采集技術,實現了信號的一對多采集,可以準確地完成復雜電磁環境的等級評估與信號采集,將其應用于MIMO系統信號采集時,其均方誤差低于0.001,領先國內外現有技術。發明了高空輻射環境下的粒子效應采集與測試信號分析方法,極大地改善了FPGA 系統的失效率與信號采集的準確性,且花費比三模冗余TMR降低了二十倍。發明了海量模數混合信號的圖像融合特征提取方法,將電路故障診斷正確率提升了11%,運行時間降低了11.52秒。
二是建立了輕量化、高魯棒性的復雜模數混合信號電路故障診斷和預測標準模型,為故障診斷測試軟件和裝備的開發提供理論基礎。構建的輕量化、高魯棒性的復雜模數混合信號電路故障診斷標準模型,可使故障診斷正確率提高至98%以上。發明了復雜模數混合信號電路的健康指數和預測標準模型,各類模數混合信號電路故障預測的相對誤差低于4%,首次實現了復雜模數混合信號電路的精準故障預測。
三是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自動綜合測試、可靠性分析軟件和ATE裝備,性能超過了國外水平。特別是寧波力斗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電子設備可靠性分析軟件不僅僅覆蓋了國外軟件所涉及的電子元器件,還包含了MEMS陀螺、MEMS加速度計、IGBT、SLD、氮化鎵晶體管、光纖陀螺、LDMOS、MCM等新型電子元器件的失效模型,是唯一可應用于空間輻照效應下微電路的可靠性預計軟件。打破了歐美對我國國防工業的封鎖。
該項目的技術創新實現了復雜模數混合信號電路測試關鍵技術和裝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跟隨到領先的歷史性跨越發展。項目成果已經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通信、儀器、控制、集成電路等300多家國內用戶及TI等歐美50多家企業,研發的電子自動測試、可靠性分析系統軟件與ATE裝備用于型號雷達、墨子衛星、火星探測、北斗導航、登月工程等國家重要工程,取得了顯著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來源:寧波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