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形機器人賽道,甬企成功落子。
拓普集團近日披露《關于簽署機器人電驅系統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的公告》。公告稱,公司擬投資50億元人民幣,規劃用地300畝,在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機器人核心部件生產基地,主要進行機器人電驅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后期將逐步拓展其他機器人部件業務。
不光是拓普集團,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正積極引進、孵化某人形機器人項目,目前已取得初步進展。
未來已來,寧波能否抓住機遇,啃下這塊未來產業的大蛋糕?
人形機器人為什么火?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去年10月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它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
早在2016年,波士頓動力人形機器人Atlas就火了一把。當下帶起人形機器人節奏的是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一路馳騁的特斯拉。
從2021年至今,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以每年一次的頻率,穩定地刷著存在感。
在2021年的AI Day(人工智能日)上,特斯拉以PPT形式發布了人形機器人Optimus(擎天柱)的概念機設計方案。
2022年的AI Day,特斯拉把Optimus的原型機搬到會場。它身高1.7米,體重從上一年的50公斤暴增至73公斤,可以完成招手、搬運物體等簡單工作,但走路需要特斯拉員工攙扶。
去年12月13日,特斯拉在官方社交平臺上放出“擎天柱2代”(Optimus Gen2)的最新演示視頻。視頻中的它重量減輕了10公斤,行走速度提高了30%,還能在健身房內做深蹲。
更為重要的是,相比Atlas百萬美元的造價,馬斯克表示Optimus只要兩萬美元就能買回家。成本的降低讓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明顯增加。
此外,它的通用性更強。在特斯拉的演示視頻里,Optimus已能完成不少簡單的體力勞動。
“幾大特點,成功點燃了制造業企業的沸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它們更加關注人形機器人,試圖搶抓新風口、搶占新賽道。
據初步統計,去年一年,科大訊飛、小鵬汽車、傅利葉、中國電科21研究所、上海智元等紛紛發布了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寧波需要奮起直追
根據此次拓普集團披露的公告,拓普集團將充分發揮在智能電動汽車賽道積累的深度研發、精密制造、高效協同等領先優勢,以電驅系統為抓手實現從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向機器人業務的拓展。
本次投資建設機器人電驅系統研發生產基地,可將公司布局的機器人相關技術和產品落地并實現商業化、規模化生產,為公司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即便如此,從總體的發展潛力及發展前景來看,寧波想要搶抓人形機器人的新風口,仍需開足馬力。
“美國和日本企業研發人形機器人的歷史,比我們長很多。美國的代表企業有波士頓動力、特斯拉,日本有阿西莫。”談及中外差距這個問題,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導師閆維新認為,中國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與演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傅利葉發布的“GR-1”人形機器人高1.65米、重55公斤。其步行速度可達每小時5公里,能負重50公斤,具有敏捷避障能力,可在不平整、有坡度的地形上行走。
上海智元發布的“遠征A1”高1.75米、重53公斤。其最快步行速度為每小時7公里,能自主避障。單臂最大負載5公斤,手臂力氣不如成年人,但腿部力量與成年人接近。
中國電科21研究所的第一代人形機器人高1.62米、重60公斤,雙臂最大負載10公斤,最快步行速度為每小時5公里。它能在斜坡、碎石地等非平整路面上行走,還具備拿水杯、搬箱子等靈巧操作能力。
“盡管如此,這些國產人形機器人仍與特斯拉的Optimus有一定的差距。”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寧波需要搶抓人形機器人發展機遇,加快新舊動能轉化。
目前,寧波已有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本體、系統集成企業超140家。其中,規上企業36家,機器人產業鏈初步形成。
在上游的軸承、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器等核心部件領域,寧波擁有中大力德、瀚晟傳動、智昌機器人等一批骨干企業。
在中游本體制造環節,智昌和中大力德聯合開發的傳習機器人(全甬產機器人)為六軸焊接工業機器人,填補了我市多關節機器人的空白;偉立機器人是國內唯一進入北美市場的桁架機器人的供應商;在特種機器人領域,寧波擁有廣強機器人、銓航科技等企業。
在產業鏈下游,寧波擁有以大正、新松等為代表的一批系統集成商及以譜麥科技為代表的檢測服務企業。其中,譜麥科技研制的工業機器人性能測量系統,能對工業機器人的抖動特性等參數進行準確測量與分析,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供應鏈上,寧波擁有較好的基礎。”業內人士指出,寧波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關鍵在于如何突破GPU和CPU芯片、機器人操作系統、仿真平臺、通用AI訓練生態等4個領域,加強創新引領,加速國產化進程。
(來源:寧波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