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汽車行業競爭越發激烈,汽配產業更面臨產能過剩、迭代升級,以及重新洗牌的格局。
缺少龍頭企業、缺乏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不足的臨海汽配產業,正竭力布局逆勢成長路徑,主動轉型,搶得市場先機,突出重圍。
日前,記者連續走訪臺州灣經開區、杜橋、江南等地多家汽配企業,深挖他們的“搶單”故事。
壹
搶創新技術,爬坡心中有數
記者走訪的第一家企業是浙江永欣電氣有限公司。
該企業專業生產汽車風扇,工廠兩年前從路橋搬遷到頭門港。
“誰能吃到新鮮的蛋糕,看誰的核心競爭力強。”公司董事長潘玲珠帶記者參觀了展廳、車間或實驗室,滿臉自信。
“因為有了前兩年的主動布局,在技術創新上下足功夫,現在開始爬坡了,能否逆勢增長,我心中有數。” 潘玲珠透露,過去兩年,永欣通過技術研發,逐步淘汰風扇傳統碳刷技術,進入無刷時代,產品結構更加優化。最近,一條高度自動化、智能化,國內最先進的無刷生產線,正在緊張調試,有望春節期間能正式投產。
據了解, 2023年,該公司產值達2.3億元,預計明年開始,近三年每年會增加1億元。永欣產品除了供給隔壁的吉利外,已經成為廣汽、傳奇、比亞迪等國內汽車行業大咖的固定供應商。
湊巧的是,生產汽車底盤,也位于頭門港的臺州托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今年實現產值5億元,明年也有望增長1億元,他們的“秘方”也是靠技術取勝。
“我們的口號是一切想在客戶前。”公司經理來寶宏說,公司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建起國家級實驗室,升級鋁件鍛造技術,目前已成功搶得蔚來、小米、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的單子。
貳
搶頂級人才,洗牌心中有底
創新驅動,人才是核心。
“有了頂級人才,我心中有底了。”臺州世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東,雖年過六十,但思想比較超前。
最近,公司有兩件事讓張學東欣喜不已。
第一件,經過嚴格審核,“世達”的電池包配件正式進入寧德時代,成為一線供應商,并開始小批量生產,今年公司生產形勢喜人,產值會穩定增長。
第二件,公司剛剛從椒江“搶”得一名“500”精英人才加入研發團隊。眼下,“世達”設在杭州的研發中心,12人組成的團隊中有4名博士。
“市場是不斷洗牌的,能否逃出生天,關鍵是人才。”與張學東聊了個把小時,談得最多的就是企業人才話題。
專業生產車燈的大豪車業,也是求才若渴。“眼下車燈市場,產能過程,利潤空間被擠壓的形勢下,必須靠人才,依靠技術攻克電子設備。”公司總經理蔡曉華介紹,公司通過智能化、數字化工廠建設,在生產、技術、管理等各個環節,想方設法降低成本,掌控車燈市場的定價權、話語權。
叁
搶國際 “游戲圈”,未來心中有夢
“今天的成績并不代表明天的輝煌。”臨海永恒汽配總經理王光輝在接受采訪時說。
雖然企業這幾年在穩步上升,不斷擴大規模,但王光輝并不滿足現有的業績,而是竭力謀劃未來的汽配產業布局。
據他透露,這次土耳其一家汽車跨國公司之所以看中“永恒”,也是在與省外一家汽配企業競爭中“搶單”的,對方在了解“永恒”的生產能力、企業管理、技術研發,以及財務等綜合情況下,臨時作了改變和選擇。
“我們的宗旨是交給客戶最合理的價格、高端的產品。”王光輝認為,在汽配市場,跟著別人打價格戰,等于飲鴆止渴,他要走的路是跨國市場,即想盡辦法進入國際“游戲圈”。
因此,“永恒”一方面練好內功,提升產能,數字化管理,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會展、論壇等途徑走出去,在國際汽配市場搶得一席之地。
截至2023年底,臨海擁有各類汽車機械企業30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195家。2023年汽車機械完成規上產值295.3億元,占全市規上產值的29.3%。
臨海市經信局副局長陳鳳蓮告訴記者,為促使汽摩配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去年,臨海市經信局多次組織相關企業參加參加吉利新能源汽車對接會和北京沃爾沃對接會。
最近,臨海第三屆汽摩配機械行業協會會員大會召開,專門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來“把脈”,推進臨海汽配產業“三型三著手”發展戰略,即從新能源汽車著手、從汽車零部件著手、從汽車配套服務著手,培育創新型產業、數字型產業、全球型產業,科學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及時調整涉及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技術標準、市場準入條件,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指明方向,幫助汽車企業少走彎路。
位于江南街道的另一家汽配“新秀”浙江銳凌機械,是專業生產汽車底盤懸掛系統,去年也取得產值1.7億元的不菲業績。“如果不是場地的制約,早突破2億了。現在急需50畝的廠房。”談到近期的“搶單”目標,公司總經理巖福正也躊躇滿志,他說,也把目光瞄準國際市場,計劃上掛板車整車市場,來個徹底的轉身。
據悉,臨海市汽車產業集群已成功入選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整車制造)協同區。
(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