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這些疑問,電車資源盤點了近兩年各物流車主機廠銷量數據和零部件企業配套數據,一探究竟。答案很意外!
主機廠:頭部很強尾部很長,腰部壓力大
電車資源銷量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有新能源物流車銷量數據的主機廠共計88家。其中,年銷量為1-10輛的企業18家;年銷量在11-100輛之間的主機廠26家;年銷量在101-1000輛之間的主機廠18家;年銷量1001-9999輛之間主機廠16家;年銷量10000輛以上主機廠10家。
而2024年1-7月,有銷量數據的新能源物流車主機廠累計91家,比2023年增加3家。其中,銷量1-10輛的企業26家;銷量在11-100輛的企業20家;銷量101-1000輛的企業16家;1001-9999輛企業22家;銷量10000輛以上企業7家。
通過數據對比,不難發現2023年全年和2024年1-7月銷量TOP10車企基本未變,只有名次上的波動。銷量1000輛以下的車企數量都是62家,且占比變化也較小,均在70%左右。可見,從主機廠銷量來看,尾部企業雖然銷量很小,但非常細長。
而競爭最為激烈的非銷量1001-9999輛之間的“腰部”企業莫屬。這部分車企就像班上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放棄心有不甘,畢竟努努力有機會進入第一梯隊。例如,2023年全年銷量才150輛的比亞迪(排名41),自今年初發布T5以來,1-7月累計銷量已達到1488輛,排名躍升至24名。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品牌,比亞迪若加大物流車布局力度和深度,完全有實力躋身TOP10,甚至取得更好的名次。
然而,位于腰部的新能源物流車主機廠在體量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承擔的整體經營成本也高于尾部車企。因此,在接下來的更慘烈的市場競爭中,腰部車企出局的概率大幅增加。
但是,在行業洗牌期,新能源物流車主機廠并不會立即倒下。即使是銷量個位數的主機廠也如此。
電車資源查詢天眼查了解到,銷量個位數的主機廠中不乏注冊和實繳資本數億者,且有上市背景。以山東寶雅新能源為例。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本和實繳資本均為3.12億元,于2023年完成了SPAC上市,交易金額1.2億美元。從社保數據來看,該公司采取縮編人員來降本,維持正常運轉。
即使是早些年進入欠薪停工期的陜西通家,自2021年官宣復工,年銷量只有幾十輛,但依然在營業。天眼查信息顯示,2022年員工規模略有上升,但是2023年參保人數大幅下跌,說明又出現大幅員工流失。
零部件企業:朋友多了路好走
零部件企業來看,無論是動力電池企業,還是電機電控企業,經過近兩年市場洶濤駭浪的洗禮,也并沒有出現明顯大浪淘沙后優勝劣汰跡象。
動力電池方面,盡管頭部動力電池企業都面臨因早些年瘋狂擴張而遺留下來的產能利用率低問題,但市場格局整體比較穩定。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企業市占比依然高達96%以上。
對照2023年新能源物流車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2024年1-7月排名TOP10變化不大。蜂巢能源和比亞迪排名有較大幅度提升,主要原因是蜂巢能源配套客戶上汽通用五菱銷量大漲,比亞迪電池則因比亞迪商用車銷量大幅增長所致。
電機電控企業面臨的情況差不多,但是2023年裝機量依然排名第二的臥龍采埃孚則迎來了嚴峻的挑戰。
之所以出現這種裝車量和排名大幅波動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早些年臥龍采埃孚長期為個別頭部主機廠提供配套,客戶依賴度太高。如今,該主機廠換了供應商,即使臥龍采埃孚也在努力擴大了主機廠“朋友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特別是電機電池自給趨勢越發明顯的當下,作為零部件企業要想始終保持市場地位,需不斷擴大主機廠客戶群體,朋友多了路好走。
經銷運營商:打不贏就跑路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經銷運營商作為新能源物流車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大多數由門店發展而來,無論是資金和資產都無法與主機廠相提并論。這意味著,在整個新能源物流車產業鏈中,經銷運營商抗風險能力最弱。
眾所周知,在新能源物流車行業蓬勃發展的上升期,經銷運營商可以輕松獲得來自主機廠、金融、保險等各方的資源扶持,并形成深度綁定關系。
然而,在經濟下行期交織著行業變革洗牌期時,特別是今年經銷運營商的日子變得越發艱難。金融審查更嚴苛,保險越來越貴,相關部門對行業亂象監管越來越嚴,這其中任何一環出現差池,經銷運營商就可能被迫出局。
今年5月29日,湖南悅創新能源運營中心(以下簡稱:悅創新能源)疑似跑路,拖欠著公司員工近2個月的工資、6個月的門店租金以及有業務往來的幾十家經銷商的款項,金額近千萬元。
而這只是公開報道的新能源經銷運營商跑路的一個縮影,絕不是個例。受今年嚴峻的市場形勢影響,大多數經銷運營商也采取了積極行動自救,爭取做“剩者”,活下去。例如,將早年瘋狂擴張時開的生意冷淡的門店關停轉并、縮小門店規模和縮減人員等。
結語
總的來看,2024年截至目前價格戰打了大半年,市場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優勝劣汰。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的優勝劣汰不會來臨。
從相關數據和資料來看,新能源物流車銷量少于100輛的主機廠,要么靠專用車或其它業務輸血維持物流車業務,要么裁員或接代工業務自保。動力電池或電機電控企業,可以依靠乘用車業務或者儲能等其他業務活著。唯有抗風險能力最弱,且無優質資產的經銷運營商最容易提桶跑路。
作為一塊多米諾骨牌,無論主機廠、核心零部件企業,還是經銷運營商,淪為尾部者,如果出現規模化淘汰現象,則會加速市場進入真正洗牌期。
(來源:機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