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雙創”變成了“三創”——除了“創業”“創新”,新增“創富”一詞。
實際上,創業創新之外再加上創富,正是硅谷得以成功的三大機制: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市場創新等為主要內容的創新機制;以創辦新企業、催生新產業、激發新動力為取向的創業機制;完善金融市場、投資市場,引導財富進入創業創新領域,進而創造經濟增量的創富機制。而三大機制的完備,也恰恰構成國家涵養創新生態所必須的三個步驟。
對企業和創業者來說,要讀出“創富”的激勵涵義,更要讀懂背后的期待。告別恥于言利的時代,鼓勵市場主體積極創業創新創富,是時代的巨大進步。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對一流的企業和創業者而言,以“創富”為目標無可厚非,但“創新”仍然是核心價值驅動。我們這個時代杰出的創業者,無不在追求科技自我突破的同時,帶來顛覆式的外溢效應。只有企業發展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行業發展和國家戰略,實現可持續發展,激發源源不斷的新動力,才是創業創新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社會分配層面,要解讀出“創富”背后的共享發展愿望。創富,不是狹隘的創業者將創意變現的“小富”,更是帶動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社會進步、提供認識盈余、提高生活品質,藏富于民、普惠民生的“大富”。創業創新也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圈內游戲”,而是旨在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號召更多人參與創富和共享的過程。唯有如此,創業創新才能奔騰不息,每個人才能平等共享實現夢想、分享發展成果的機會。
創富靠的是創業創新。創業創新,不僅需要“金點子”,也要有適合“金點子”生根發芽的土壤,才能結出“金蘋果”。過去,政府簡政放權,為創業創新提供平臺和政策,以政府自身的痛換取企業發展的爽;未來,要求政府為創業創新提供更好服務之外,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創業創新的氛圍。例如,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全面實行清單管理制度,減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權,增加市場的自由選擇權,最終實現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的發展局面。
未來的中國經濟增長,需要仰仗改革創新紅利的持續釋放。曾有聲音質疑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卻沒有看到,基于巨大的人口基數,另一個紅利正在崛起。一個人創業創新,可以攪動起創業生態的浪花,全社會創業創新,場景是何等波瀾壯闊。以創業創新激發“創造力紅利”,以卓有成效的創富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轉型焦慮,如此形成良性循環,就能為經濟轉型升級驅動強勁的新引擎。
來源: 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