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
加速產業迭代與創新
智能制造新業態和新模式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持續復雜的動態過程,也是數字化技術和工業化技術融合的過程,其本質是需求側改變和供給側變革相互對接的動態演化過程。一方面,這種變化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不斷響應市場需求變化,綜合了技術創新、管理方式創新、組織結構創新等各個方面,是一種高級形態的創新活動。另一方面,硬件、軟件技術發展與融合,物聯網與工業互聯網日益進步,為需求定制化、高端化提供了新型供給的可能性和經濟性。大量基于智能制造技術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已成為產業創新的主導力量,也正成為新產業革命的傳導機制和實現路徑。
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在價值鏈各個環節加快滲透,智能制造新業態和新模式在工業各領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一批新業態新模式試點示范企業涌現。在一些領先的工業企業中出現了全價值鏈的業態模式創新,實現了從研發到生產、銷售以及產品使用全過程的數字化轉型,整個行業業態和模式出現顛覆式變革。
而在傳統制造業,由于智能制造技術的導入,也出現了業態模式微創新和漸進式創新。例如,在一些特色手工業領域,銷售服務環節漸漸走向電子商務平臺銷售,以及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個性化定制。大量的中小企業,研發和生產過程逐步走向數字化和自動化。還有一些企業借助信息化手段進入到服務領域,提供在線檢測、遠程維護、大數據決策服務以及預測性服務等智能服務。
智能制造正在從五個方面實現對制造業的改造和重構,其過程將表現出業態和模式創新。其一,生產方式將逐漸從大批量制造逐漸轉向少量多樣。產品開發速度不斷加快,定制化特征不斷增強,對應著將會出現分散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業態模式創新。其二,市場競爭將逐漸從以成本/價格為中心逐漸轉向以價值創造和應用普及為中心,大數據采集、分析和應用不斷推廣,對應著將會出現精準營銷、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等新業態和新模式。其三,產業結構將逐漸由封閉走向開放,網絡協同將在價值鏈各個環節廣泛存在,小企業將在創新網絡中發揮更重要作用,對應著將出現協同制造、協同研發等新業態新模式。其四,價值鏈主導力量將會由產品主導轉為服務整合主導,大量企業將會開展價值鏈延伸整合,各類新的服務模式將會層出不窮,對應著將出現遠程運維、產品即服務等新業態和新模式。其五,價值鏈結構將會由鏈式垂直分工逐漸轉向網狀價值整合,企業往往不會著眼于某個固定的價值鏈環節或停留在某條固定的價值鏈上,而會加快價值鏈不同環節循環反饋和不同產業之間的融合,著力打造以我為主的產業生態,對應著將會出現平臺型企業、跨界競爭等新業態和新模式。
科學引導智能制造
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加強科學管理。新業態和新模式作為新技術加速產業化和市場化的重要途徑,成為引領新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會成為政府推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需要形成和完善與此相適應的產業管理體制。現有的產業管理體制主要體現了不同產業各自的分類管理。新業態和新模式的大量出現,使產業之間的邊界進一步模糊。要打破部門分割管理的垂直管理模式,加快建立由行業管理部門牽頭的聯席會議制度,系統化解決發展問題。一方面從管理層面推動產業融合,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另一方面破除產業融合發展、業態模式創新的障礙,加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技術標準先行。新業態新模式涉及融合發展、互聯互通、新市場創立,技術標準和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已經成為影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速度的關鍵。現在企業使用的工業軟件和接口標準不一致,數據難以同步。智能制造要求企業知識流、信息流、數據流互聯互通,作為現場層的數據流都不能連通,發展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的難度不言而喻。
制造業內部和外部的橫向聯動、縱向集成都需要打破壁壘,確立標準,標準滯后往往會拖累行業的智能發展。我國“頂天立地”的標準體系建設還有很大差距。所謂“頂天”是指指導智能制造發展的頂層參考體系框架的設計和建設,沒有基于同一標準的頂層參考體系框架,我國工業發展智能制造就不能形成完整、有機的體系,難免又“九龍治水”形不成合力;所謂“立地”是指支撐智能制造發展的信息物理系統的設計和建設,沒有基于統一標準的底層信息物理系統,我國工業發展智能制造不僅打不破企業間的信息屏障,企業內部的“三流”也難以連通和互聯互通,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分類精準施策。各個行業智能制造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因其發展規律不同而不同,推動智能制造發展,應根據行業特點,加強分類指導,根據不同產業在市場需求、產業鏈環節、技術基礎等各方面條件上的成熟程度,分階段、有重點、長期性推動智能制造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
第一,重點推動離散制造業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一是主要推動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五類關鍵技術裝備的應用,建立人機協同的柔性化、智能化生產線。二是主要針對影響離散制造業生產質量、生產效率的關鍵核心制造環節,推動數字化車間建設與標準制定同步發展。三是對于影響我國制造業質量的短板——基礎零部件,建議加快培育與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與工業強基專項打好政策組合拳。
第二,有序推動流程制造業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一是主要采取進口替代的方式,推動國產智能裝備、軟件、控制系統等在流程制造業的應用。二是著力完善流程制造業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互聯互通和智能化水平,促進精準控制。三是通過新模式應用加速解決社會關切,加快智能化改造。
第三,在基礎較好的行業分類推動其他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在基礎較好的如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科學技術驅動型產業,積極推行協同設計與制造、虛擬設計與制造等新模式。在靠近終端消費者的制造行業,加快推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協同設計與制造、眾創眾包、云制造等,增加用戶參與度和用戶體驗。在智能產品開發和智能制造水平具有一定基礎的行業,優先推動其通過智能產品(裝備)的研制,生產過程的效率提升,流程再造,延伸后端服務。
第四,優先在產業集群中推行云服務平臺新模式。要加快云制造服務等平臺的建立,為中小企業低成本獲得外部資源、創新制造模式提供支撐。要建立中小企業公共智造共享中心,促進社會資源線下共享。要支持生產智能制造所需零部件的中小企業,支持其專精特新發展,共同推動國內智能制造裝備水平提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