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自動成品檢驗機。采訪對象供圖
中新網寧波8月7日電(李佳赟)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一個個打火機被貼上了“新海XINHAI”商標……在浙江慈溪的新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廠房內,這些曾經“貼牌”各式歐美大牌的打火機,如今正使用自主商標,“改頭換面”重回國際市場。
在浙江大地上,遍布的塊狀經濟曾是“低、小、散”的代名詞。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開始脫離單純的代工時代,并借力品字標“浙江制造”區域公共品牌,紛紛從“幕后”走向“臺前”,在國際市場中覓得新機。
走出“貼牌”模式 向品牌端發力
曾經,一說起浙江制造,人們腦海中往往會浮現一個個塊狀經濟的影像:慈溪電器、義烏玩具、溫州鞋子……這些產品通過貼牌代工大量銷往世界各地,卻鮮有自己的品牌。
雖說從貼牌起家,但位于寧波慈溪的新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卻始終不甘心。該公司副總裁孫寧薇表示:“通過多年積累,其實我們在技術上已經可以和國際大牌‘拼一拼’了。”
于是,頗有“野心”的新海不再只為歐美大牌“做嫁衣”,開始推出自創品牌、建立起自主知識產權體系。以新式恒流閥打火機為代表,一批批創新含量高、顏值高的打火機開始冠上“新海牌”,以自主品牌的身份重回海外市場。
“如今,新海的自主品牌已入駐歐美高端市場。前兩年,‘新海’還超越瑞典火柴,跨入世界品牌前兩位的行列。”孫寧薇說。
不只是慈溪,對浙江的不少傳統制造區塊來說,貼牌加工的“游戲”已時過境遷。在杭州,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互聯網等新式路徑突圍而出,完成了從貼牌到創牌的轉變。
張毅是杭州一家塑化機電企業總經理,其企業此前主要從事貼牌生產。如今,其瞄準“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主動轉型,利用自主品牌直面全球市場,已有越來越多的廠家為其貼牌生產。
從“內藏乾坤”的小小打火機,到融合“互聯網基因”的大型設備……一批批“扎根”制造領域的浙江傳統企業正悄然升級,用獨步全球的絕活、自主品牌“攻擂”國際高端。
“浙江制造”形象升級 凸顯品牌溢價
除了企業主動走出貼牌代工的“舒適區”,政府亦為“浙江制造”品牌升級厚植土壤。
2014年,浙江率先啟動品字標“浙江制造”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截至目前,浙江已研制品字標“浙江制造”認證標準232項,發布標準188項,已有82家浙江制造企業獲得138張品字標“浙江制造”品牌證書。
小小的一個“品”字標識,乍一看不起眼,卻是一流浙貨的專屬標識。浙江省質監局質量處副處長汪鋼告訴記者,“品”字標識的門檻很高,要擁有它,需要經過極其嚴苛的認證過程,因為它代表了“浙江制造”的一流水準。
嚴苛的標準,讓年輕的“浙江制造”有勇氣喊出對標老牌“德國制造”的口號。比如,數月前,利歐集團浙江泵業有限公司一款通過品字標“浙江制造”認證的智能熱水循環屏蔽泵就成功取代德國品牌,成為國內某大型空調企業的水泵供貨商。
隨著“浙江制造”品牌逐漸打響名聲,浙企在“走出去”時亦告別了“單打獨斗”。
今年,新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不可調節式氣體點火槍獲得了品字標“浙江制造”團體標準立項。孫寧薇坦言:“雖然早就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但苦于規模小、渠道單一,‘走出去’之路艱難。但現在不少外商都注意到了‘品’字標識,加入‘浙江制造’俱樂部會更受青睞,這就是品牌抱團出擊的力量。”
無疑,隨著品字標“浙江制造”的品牌陣營不斷壯大,浙企正加速抱團突圍。浙江省質監局局長高鷹忠表示,要用過硬的與國際接軌的浙江標準提升“浙江制造”,要讓質量成為“浙江制造”的基因,要讓“浙江制造”成為好產品、高品質的代名詞,走向全球。
高標準強品牌 贏“話語權力量”
從模仿到創新,從“貼牌”到“創牌”……越來越多的浙企已不再是一個“跟風者”。不少浙企甚至已“進階”成標準“引領者”,搶占了更多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比如,浙江義烏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就主導制定了《聚丙烯飲用吸管規范》ISO國際標準。2043年7月,瑞士日內瓦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向全球432個成員國發布該標準。
“ISO國際標準國際認可度非常高,由‘雙童’主導制定國際標準,不僅可以根據中國吸管行業來‘量身定制’,還可以幫助中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免受技術壁壘的侵害,從而獲得更多的行業話語權。”該公司董事長樓仲平說。
從曾經亦步亦趨的貼牌企業,“搖身一變”為國際行業“游戲規則”的制訂者……這種轉變,既是企業的“自選動作”,亦是大勢所趨。
浙江大學經濟學教授葉航認為,在這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無自主品牌、依賴低成本成長的發展模式已成為過去式。企業要通過提高標準,實現“MadeinZhejiang”向“ZhejiangMade”轉型,鍛造國際競爭力,進而獲得話語權的力量。
在浙江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徐劍峰看來,這種改變也將全面激活浙江經濟新動能。
他認為,作為民營經濟大省的浙江,塊狀經濟曾成為“低、小、散”的代名詞。而這股匯聚而起的“品牌”爆發潮,將助推浙江告別“以量獲利”的舊時代,迎來“以質取勝”的新時代。
如今,“浙江制造”的品牌形象正不斷進化,傳統制造企業也頂著“品牌榮光”紛紛由“幕后”走向“臺前”,越來越多的浙企,正開啟從產品輸出到品牌輸出的歷史征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