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溫嶺西北側的104國道,貫穿大溪鎮而過。數以千計的泵與電機企業集聚兩側,串聯起了大溪鎮工業經濟版圖中的絢麗風景。
三十多年前,一臺土法仿制的農用抽水泵點燃了大溪水泵發展的星星之火,隨后,家庭作坊遍地開花,產業集群初具雛形;而今,智造成了打響行業品牌的關鍵鑰匙,自動化、信息化生產越來越多地融入企業、工廠,成為新標配。
2017年,新界搬進位于大溪鎮泵與電機產業園的新工廠,一同落地的還有幾條全新的自動化生產線:集沖壓、疊片、串片、壓鑄等多道流程于一體的轉子生產線,幫助完成外殼噴漆工作的懸掛線系統,還有正在試驗的負責堆放成品的機械手臂……從零部件生產、加工、檢測,到裝配、包裝、入庫,這些自動化設備、機械手幾乎覆蓋了所有流程,“現在一個員工常常就可以對應好幾臺機器的操作。”孔臻豪說。
技術紅利代替人工紅利的成效,水泵測試中心主任王杰同樣有著深切的感受。工作3年多,王杰的主要工作是對成品泵做性能測評。
深井泵是新界的主要產品之一,因高度問題,抽水難度大,一般需要安裝多個葉輪來實現逐級、逐段抽水。在王杰的印象中,過去工人裝配難免會出現葉輪裝反的情況,一旦檢測遇到產品質量問題,就不得不把泵拆開,按工序一道道去查。但現在,智能化設備能自動識別葉輪安裝位置的高度,提前在裝配過程中避免問題發生。“如果高出設定的高度,設備會發出警示,我們就可以調度人員去察看。”王杰說。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2014年,新界實驗中心正式獲得國家認可委員會的認可,跨入國家級實驗室行列,負責供方零部件原料以及成品泵安規測試。從源頭嚴把質量關是新界重視質量文化的其中一環,質量中心總監林武仕表示,未來還將加快向自動化、信息化方向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工藝、自動化設備、信息系統等方面的迭代升級,將帶來產品可靠性與一致性上的根本性提高。”
隨著產品邁向高精尖,新界的產品遠銷美國、歐洲等市場,坐上了中國小型潛水泵“第一把交椅”。進軍智能制造的企業,也并非只有新界一家。沿著104國道一路前行,數以千計的泵與電機企業集聚在兩側集聚,為大溪貢獻了82%的工業產值。
大溪鎮常務副鎮長張玲輝告訴我們,眼下,大溪泵業正進行著新一輪自我革命,變革中,智造既是方向,也是途徑。
新產品來自新技術。最近幾年,體積小、重量輕、噪音小的小型泵永磁電機一體化被不少人認為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但想把永磁電機“嫁接”到水泵上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企業還沒摸索出門路。為此,張玲輝最近忙著和一家專業打造多模式永磁變頻芯片的企業對接,想把它引進大溪,填補技術上的空白,“我們主要還是起到平臺和渠道搭建的作用,希望以點帶面促進鎮域內更多企業的發展。”
除了依靠輸血,自身造血也很必要。根據規劃,大溪目前一共規劃出100多公頃的可開發工業用地,用以10個產業園區的籌劃建設。張玲輝介紹,這10個園區將按照功能分類提供給規上企業和小微企業配套企業,集中力量加強資源開發和有效利用。
由于全市80%的泵業企業就集聚在大溪、澤國兩鎮,依托這一產業和區位優勢,一個更大的平臺正在溫嶺市市級層面搭建——溫嶺泵業智造小鎮,重點推進泵業智造、孵化、技術等八大中心建設。泵業智造小鎮辦公室主任江淋在接受采訪時提到,截至2018年底,包括新界在內的21家泵業企業已成功入駐特色小鎮,累計完成投資37.58億元。
平臺創造服務價值。以小鎮目前全力打造的國家級質檢中心為例,江淋透露,等質檢中心建成后,就地檢驗將為本地企業省下不少時間,進一步加快新產品研發面市的步伐。他還表示,小鎮正積極對接相關院校及科研院所,希望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的深度融合,積蓄行業新動能,為企業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新聞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