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6月開始實施的針對單車價格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半征收購置稅后,7月汽車市場又迎來一項重大利好。
7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將再次延期。雖然,目前具體方案還未出爐,但這意味著,至少未來一年內,消費者在購買大多數新能源車型時將繼續享受到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的優惠。
而這無疑會讓原本就高速狂奔的新能源市場持續“高燒不退”。
8月首日,幾家已實現大規模交付的新勢力車企們就又紛紛交出了下半年第一個月的答卷。
哪吒崛起,蔚小理回落
今早,極氪又一次成為最先發布交付量的品牌。7月極氪交付量攀升至5,022輛,創下自身單月交付新高,這也是其首次跨過5,000輛的門檻。同時,這還讓該品牌今年前7個月的總銷量達到24,032輛。
第二家發布數據的是哪吒,得益于主打性價比路線的哪吒V和哪吒U的共同努力,7月哪吒的交付量同比增長133.5%至14,037輛,其中1,382輛為出口銷量,1-7月的總量同比增長184.6%至77,168輛。由此看來,今年全年哪吒突破10萬輛已是小菜一碟,甚至極有可能會沖向15萬輛。
接下來,理想與埃安幾乎在同一時間公布,前者交付量為10,422輛,總交付量為70,825輛,后者則持續走高至25,033輛,累計銷量達到125,284輛,繼續占據著絕對的領先優勢。而有華為背書的賽力斯,7月銷量也有7,807輛,總銷量亦增加至29,388輛。
此后,零跑和小鵬也公布各自的情況。7月零跑也再次刷新最高單月紀錄達到12,044輛,同比增長超過177%,前7個月的交付量為64,038輛。
相比之下,小鵬則落于下風,7月交付量為11,524輛,僅同比增長43%,其中小鵬P7交付6,379輛,小鵬P5交付3,608輛,小鵬G3i則為1,519輛。幸而,因上半年表現強勁,小鵬總交付量仍同比增長108%,達到80,507輛。
最后,蔚來終于姍姍而來,7月交付10,052輛,同比增長26.7%,1-7月共計交付60,879輛。
顯然,與極氪、哪吒、埃安和零跑的持續走高不同,7月擁有更大關注度與聲量的“蔚小理”似乎都有再次掉頭向下的跡象,其中理想還創近3個月的新低,這與5月、6月各家乃至整個乘用車市場快速回暖的勢頭完全不同。實際上,不僅是7月的銷量,有消息稱這三家手中的訂單也沒有想象中充沛。
而這三者之所以會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產品的吸引力都在減弱,潛在消費者們都在等待著即將交付新車。
眾所周知,6月蔚來和理想旗下的全新車型ES7和L9相繼上市,兩款車一經發布都引起了消費者和行業內的極大反響,這讓不少原本準備購買蔚來“866”和理想One的消費者都選擇繼續觀望。
與此同時,小鵬旗下的新車型G9雖還未正式上市,但6月29日何小鵬在微博透露會在8月啟動預訂,并稱上市后會很快啟動用戶交付。7月29日,何小鵬還發布了一組關于小鵬G9的數字。
由于蔚來ES7、理想L9和小鵬G9分別將于8月28日、9月和10月才開始正式交付,因此在此之前這三家的銷量大概率都無法再次交出十分亮眼的成績,而各自新車開啟交付之后才是真正廝殺的開始。
產能,仍舊是關鍵
正如前文所說,目前除埃安在總銷量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外,小鵬、哪吒、零跑、理想和蔚來的差距并不是太大,接下來,尤其是全新車型開始交付后才是進入關鍵時刻。因此,各家的產能才是今年全年成績的決定性因素。
雖然,近兩年受到芯片緊缺、原材料漲價和疫情等情況的制約,提車周期長達3至6個月是新能源乃至整個乘用車市場的常態,但交付等待時間過長或超過承諾交付時間會極大地影響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會造成訂單的流失。
目前來看,在眾多面臨產能限制的新勢力車企中,擁有鄭州海馬代工廠和肇慶自建工廠的小鵬的勝算似乎更大。今年2月肇慶工廠二期擴建工程已完成,年產能已由10萬輛提升至20萬輛,而且今年三季度年產能10萬輛的廣州基地可能也將開始投產,還有年產能10萬輛的武漢工廠也將于10月投產,保守估計今年小鵬的產能或將達到25萬輛。
換言之,年底前小鵬會有鄭州、肇慶、廣州和武漢四個工廠同時生產,屆時提車的等待周期會大幅縮短,銷量大概率也會繼續攀升。
與小鵬相比,蔚來和理想的壓力更大。繼8月底開始交付ES7后,緊接著9月內蔚來ET5也要在合肥新橋智能汽車產業園的第二生產基地(即F2工廠)正式投產。
而此前李想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L9的投產,常州生產基地可以滿足產能爬坡的需求,但卻要繼續受到周邊供應鏈的制約。
的確,由于生產基地更靠近或者位于長三角,今年上半年理想和蔚來已經因上海及周邊城市的疫情出現較大的損失,現階段零星爆發的疫情仍在繼續影響著零部件供應商們的生產,從而使得這兩家的產能受限。
實際上,不僅是 “蔚小理”在積極擴產,身處第二梯隊的哪吒沒閑著,不僅有浙江桐鄉生產基地和江西宜春生產基地,還有廣西南寧生產基地。只是,南寧基地本來計劃在2021年12月投產,但目前為止還沒有該基地正式投產的消息。
綜上可知,各大新勢力車企想要在今年底達成或超過完全年初的既定目標,不僅要擴大自身工廠的產能或者直接增加工廠數量,還需要完善供應鏈能力和體系,尤其是當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及早交車能更好保證訂單的完成。
來源:汽車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