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轉型升級組合拳”新境界
為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上周,省委書記夏寶龍對投資、金融、工業、外貿等領域連續進行密集調研,就堅持和深化“八八戰略”,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再一次擂響戰鼓,動員部署。
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是省委、省政府堅持問題導向,推動經濟發展的有力舉措。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如何把這套系列組合拳打得更精準、更有效,是當前需要重視解決的問題。
打好拳法,得講究運用之妙。其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變化,具有規律、飽含哲理,要達勝境,非下苦功不可。
有的地方擔憂,打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這些拳法,水是開始變清了,空間也騰出來了,可GDP指標下來了;原有“低小散”和高耗能的產能是減掉了,可新的產能卻一時難以接上,長此以往,會不會影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如此見識,明顯差矣。轉型升級組合拳的系列拳法,環環相扣,招招相連,結構合理,組合有力。如果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一打三整治”視作“外形拳”,瞄準的是外部環境的改善,拳到之處,將原來帶“毒”的GDP逐步清除,使山更清,水更秀,發展空間更開闊;那么,推動浙商回歸、“四換三名”、創新驅動、市場主體升級、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七大產業培育等舉措,則是加快發展、著眼于經濟內生動力的“內形拳”,必須內外統籌、突出重點、有序推進。
組合拳內外兼施,方能收綜合之效。各地通過兩年多時間推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對那些落后產能產生倒逼作用,要素資源得以重新整合,發展空間也已經進一步打開,從而為大展“內形拳”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新的契機。
從當前來看,經濟運行下行壓力依然很大,在打好“外形拳”的同時,亟須使出各招“內形拳”強筋壯骨。其中,有效投資無疑是一致勝之招。我們要理直氣壯地打,加大有效投資力度,打出浙商回歸拳法的新氣勢,不斷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優化投資環境,綜合施策親商安商,吸引在外闖蕩的浙商回浙江投資創業,反哺家鄉建設,共享發展成果。浙商回歸這招拳法將會帶來更多的替代效應,淘汰“低小散”過剩落后產能,為高精尖項目騰出更大發展空間,發力總部經濟,占據“微笑曲線”的兩端。
從2013年開始,我省全面推進“四換三名”:加快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和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目前,這招拳法已成為我省工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抓手。我們就是要通過“四換三名”這招拳法,推進產業選擇的創新、產業技術的創新、要素配置方式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花大力氣培育一批知名企業、知名品牌和知名企業家,用一批優勢龍頭企業支撐起浙江智造。
當今世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信息技術革命無疑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就我省來說,也面臨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重大課題。“兩化”融合既是工業化的高級階段,也是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在這方面,迫切需要我們打出漂亮的“內形拳”。
一個優秀的拳手,總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我省提出要培育發展信息、健康、環保、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個支撐浙江未來發展的萬億級產業,這是既著眼當前又矚目未來的一記重拳。這些產業體現了現代化綠色化信息化的新要求,是浙江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不少地方已經重拳出擊,把一招招組合拳打得風生水起。
以水晶產業聞名的浦江縣經歷兩年的陣痛,僅水晶產業,全縣就從2萬多家企業和加工戶減少到1200余家,并累計關停兼并印染、造紙、化工等重污染企業22家。如今的浦江吐故納新迸發出空前的活力:現代化的水晶產業園內,438幢廠房拔地而起;民間資本在現代農業的寬廣領域找到用武之地,全縣僅大棚葡萄種植就新增1萬余畝;年輕人紛紛返鄉創業,去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87億元,一躍成為我省電子商務試點縣;民宿經濟如火燎原,鄉村休閑旅游業呈現井噴式發展;社會治安也得到明顯改善……
發生類似變化的又豈止是浦江?直擊違法活動的“鐵砂掌”、防護生態環境的“金鐘罩”、革除陳規陋習的“截拳道”、為未來發展打基礎的“梅花樁”……許多地方同樣將轉型升級組合拳打出了新組合,打出了新水平。
這些天,2015國際海島旅游大會剛在舟山召開,緊接著杭州又迎來云棲大會。“海上絲路”、“云上浙江”、“數據強省”、特色小鎮……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正好戲連臺。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圍繞“兩富”“兩美”浙江建設,在轉型升級上,我們已經走對了路、找準了方向,現在需要的是保持戰略定力。
俗話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轉型升級組合拳一套套、一組組、一遍遍地打下去,決不能緊一陣、松一陣。全國在注視浙江,我們難道不應該把轉型升級組合拳打出新的境界、新的水平嗎?(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