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浙江制造 擴大有效供給
從生產端改善供給已經迫在眉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制造業紓解困境、轉型發展的一劑良藥。
大概一二十年前,在浙南一個工廠,打工女孩把一個國際大牌的經典標識縫在一雙鞋的鞋幫上,這雙鞋在美國沃爾瑪的價格是100多美元,這個女工的老板能從每雙鞋中獲利15元,而這也是這個女工一天的收入。
這當然是老黃歷了,但我們卻不能忘記,浙江制造得以迅速崛起,依靠的正是這遍布浙江、年產值億元以上的500多個塊狀特色經濟區,它們如同一臺巨大的OEM機器,源源不斷地對外輸出日益長大的“浙江制造”。
一旦長大,煩惱不請自來。實際上,這個“成長的煩惱”已經糾纏浙江制造很久了: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處于“低端鎖定”狀態的浙江制造,許多仍舊停留在產業鏈低端,利潤微薄不說,產品技術還跟不上市場,近年來國人在日本爭相購買馬桶蓋,正是這一尷尬狀態的明證。
市場是在不斷地供給與需求的循環中發展的,對制造業也是如此。制造業現在面臨的困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供給與需求發生了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講,從生產端改善供給已經迫在眉睫。不久前,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制造業紓解困境、轉型發展的一劑良藥。
走出制造業困局,要有“退”有“進”。“退”就是在淘汰落后產能等方面加大力度。作為率先在全國開展“騰籠換鳥”改革試點的省份,浙江騰籠換鳥的第一步就是,淘汰落后產能和低小散企業。這幾年,我省組織實施了“低小散”塊狀行業整治提升,建立了企業綜合評價機制,配套實施差別化的資源要素價格等政策,形成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浙江經驗。淘汰落后產能,不僅要關停低小散企業、沒效益卻霸占資源的企業,也可以通過“走出去”的方式,與產能輸出實現共贏發展。
“進”就是在技術改造升級、商業模式創新上下功夫。事實證明,許多在我們看來是傳統產業的行業,一旦導入新技術、新元素,也就贏得了新生。升級后的大眾消費要求生產走向專業化、定制化、個性化,其賴以生存的土壤是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扁平化的組織形式,從指令發布到產品研發,從市場開拓到對客戶反饋的跟進,要求又快又準,這正是浙江民營企業長袖善舞的地方。
走出制造業困局,得“軟”“硬”兼施。“軟”是要走品牌之路。浙江制造行銷全球,卻鮮有拿得出手的品牌。縱觀國外發展百年的企業,無一不是走品牌化路線。如何打造品牌?就是要撕去低質低價的標簽,以產品為出發點,以誠意與消費者溝通,在消費者心中形成鮮明的品牌形象。當前,我省正在全面推進“浙江制造”品牌建設。當越來越多的浙江制造,以自主品牌的面目出現在世界各地的超市、商場貨架上時,浙江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定能煥然一新。
“硬”是指高端裝備制造業。因為歷史原因,浙江在裝備制造業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先天不足”,這也成為浙江制造的短板所在。眾所周知,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要邁向制造強省的目標,必須補上這塊短板。好在,浙江已經開始發力,裝備制造被列入我省著力培育的七大萬億產業,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指引下,正朝著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
其實,不論是“進退與共”,還是“軟硬兼施”,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通過各種措施,多管齊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在解決供給問題的同時,也創造新的需求。(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