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國企改革進入關鍵年,湖南國資國企緊緊圍繞9個重點發展產業及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創新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技術迭代升級,新要素創新配置,新產業拔節生長,新市場不斷開拓,高質量發展呈現勃勃生機。
新技術“開花結果” 大模型、人工智能競速
從人工“算”到大模型“算”,湘鋼精煉廠“老司機”輕松智駕;世界級“燈塔工廠”日夜不停,中聯重科平均每6分鐘可生產一臺挖掘機;從豬只出生到出欄,新五豐聯合華為打造“智慧養殖”,真正把人管豬變為“數據”管豬……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本動力。
今年,湖南國資系統大力實施科技創新“123”工程,突出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十大技術攻關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從基礎科學到前沿應用技術,企業核心技術攻關步伐加快,努力成為湖南省科技創新的“先鋒隊”、占領科技創新“無人區”的先行者。
全球首發!湖南鋼鐵集團、移動、華為聯合打造的鋼鐵行業盤古大模型4月28日全球首發,推動傳統產業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樹立全球鋼鐵行業數智化轉型新標桿,努力實現鋼鐵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彎道超車。
行人闖入“秒”識別,異常停車“秒”處理……當一條路有了“大腦”會是什么樣?在長沙繞城公路,湖南投資集團與湖南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聯袂打造智能預警平臺,集AI事件檢測、重點車輛智能預警、運行實時監測、動態信息發布等功能于一體,為湖南高速智能化增添“智慧”。
25天,從建造到精裝!在湘潭綜合保稅區,湖南建設集團模塊化保障性租賃住房示范項目日前揭牌。相比傳統建筑,鱗甲模塊化建筑體系每平方米質量減輕60%,建筑垃圾減少70%,節能降耗40%,實現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今年以來,國資委十大技術攻關項目有序推進,已突破21項技術,申請專利55項,發布技術標準4項。湘電集團200噸級純電礦用車等多個領域取得一批“首”字號突出成果,興湘集團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正申報國家大科學裝置。
新產業“兩端”發力 “鏈主”表現亮眼
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長期以來,湖南省國企在傳統產業基礎扎實,但在新興產業上有極大提升空間。
密集考察調研、實施針對性支持舉措……今年以來,湖南省國資委堅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兩端”發力,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產業引領支撐作用。各企業紛紛向“新”發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關鍵領域加速布局落子。
產業煥新,“鏈主”亮眼。
湖南鋼鐵集團持續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漣鋼冷軋硅鋼、湘鋼精品鋼材產業結構升級改造等項目投產。
2月21日,湖南輕鹽集團總投資101.8億元的衡陽綠色低碳鹽堿產業園項目開工,力爭補強湖南省鹽鹵化工產業鏈。旗下美特新材與中南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成立湖南首個鈉電研究院,聯合德賽電池等下游企業,正式進入鈉離子正極材料賽道。
作為有色金屬產業鏈主,湖南有色集團成立科學技術協會,圍繞21個領域開展“揭榜掛帥”。旗下平江黃金資源整合及一體化開發利用項目加快建設,辰州礦業推動礦產資源增儲上產,提高有色金屬產業經濟貢獻度。
湖南建設集團圍繞智能、綠色、精品,打造設計、施工、運營、投融資產業鏈,以及綠色建筑、新一代建造工藝原創技術策源地。
鍛造軌道交通“長板”,湖南軌道交通控股集團聚焦建鏈強鏈,打造科技創新的高地,搶占快速磁浮“賽道”。
3月27日,湖南“能源航母”起航,湖南能源集團正式揭牌成立。聚焦能源核心主業,加快推進煤電、氣電、抽水蓄能等重大電源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風光新能源,積極推進外電入湘,統籌推進天然氣上中下游產業一體化發展。同時,在戰新產業領域表現突出,鋁基制動盤等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目前,湖南能源集團已培育專精特新企業7家,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積蓄澎湃動能。
今年一季度,湖南省國資委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455.48億元,同比增長5.22%,占比31.38%。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生物產業等戰新產業拾級登高。
新要素創新“配置” 打通堵點卡點
華為盤古鋼鐵大模型落地湘鋼,完成“0到1”的突破,而“1到10”的內生可持續發展正在湘鋼不同場景上演。與傳統智能化改造相比,大模型可模塊化操作,企業技術人員像搭積木一樣,“自己當大廚”開發新功能。
新質生產力的“新”,不僅是技術革命性突破,也是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體現在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優化組合。湘鋼大模型的應用,正是勞動者利用現代技術實現技能提升。
發展新質生產力,湖南省國資系統持續完善以科技創新為導向的體制機制,打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堵點卡點。
實施激勵與約束,激活發展“動力源”。通過股權激勵、超額利潤分享、項目跟投、科技成果入股等方式激勵科技人員創新。能源集團對突出貢獻人才給予百萬級特殊獎勵,對3家子企業開展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農業集團出臺《集團中長期激勵實施方案》,4戶子企業試行員工持股,20戶子企業實施超額利潤分享激勵機制,天心種業等企業開展股權激勵。
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兩書一協議”簽訂率100%。湖南建設集團經理層6位成員及納入改革范圍的77戶子企業434名經理層成員全部簽訂“兩書一協議”,釋放經理層成員的活力和創造力。
湖南省國資委介紹,推動重組整合實現要素暢通流動,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資源支撐,同時,形神兼備深化市場化機制改革,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活力動力。比如,一場自內而外的市場化改革在雪天鹽業拉開帷幕。雪天鹽業組建大湘西分公司,幾大銷區從各自為政到重組為一,面對人的問題,重新定崗定編,管理崗位縮減至25%;對照業績指標,強考核、硬兌現。有了大湘西分公司的改革示范,雪天鹽業將成功經驗在省內外復制推廣。2023年,雪天鹽業小包鹽全國市場份額占比達10%。
新市場不斷開拓 擁抱“一帶一路”
鋼管“鉆”向深處,標準走向世界。在東海之濱,我國首個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衡鋼自主研制的深水鋼懸鏈立管應用于這個大國重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能力向著超深水全面邁進貢獻了鋼鐵力量。
進軍低空經濟賽道,搶占“萬億級”新市場。湖南交通設計院與湖南智航飛購科技有限公司攜手,聚焦低空經濟場景牽引、標準支撐、裝備創新、技術貫通等關鍵領域,共同開展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等合作。目前,雙方在低空經濟與數字交通領域深度融合,拓展無人機快遞業務,覆蓋即時零售、無人機快遞、醫療運輸、景區配送等多個應用場景。
“探天”“入海”,湖南國企乘風破浪,“藍色生產力”“綠色生產力”正加快顯現。
放眼全球,擁抱“一帶一路”。眼下,在廣袤的非洲大陸,湖南“走進非洲”活動如火如荼。湖南省屬國企打頭陣、挑重擔,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這一國家級平臺,抓住湖南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契機,將技術優勢、管理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更好發揮主力軍作用,在加快推進對非經貿合作、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上展現更大作為。
作為湖南省最大的外經龍頭企業,湖南建設集團對非業務涉及國別26個,在非22個國家有48個工程項目正在履約,合同總額約111億元。2023年對非承接工程業務合同額39.9億元,占該集團國際業務外經總量的56.4%。目前駐非中方人員288人。
中聯重科于2007年進入非洲市場,參與了埃及新首都等非洲多個重點工程項目。目前已在非洲市場構建較為成熟的銷售網絡體系、立體的本土化運營格局。
“游非洲”正在升溫,湖南旅游集團旗下華天國旅代理“南部非洲探秘游”“納米比亞攝影游”“心動南非花園大道游”等經典赴非旅游線路8條。
只爭朝夕、時不我待,湖南國資國企向新向實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