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記者從北京市經信局獲悉,上半年北京工業、信息軟件業成為支撐全市經濟增長的重點產業,增加值合計首次超70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3成,對經濟增長貢獻超6成,上拉GDP增速3.4個百分點。
信息軟件業高位增長
上半年,北京市信息軟件業實現增加值4944.6億元,同比增長12.4%;占全市GDP比重22.7%,分別較今年一季度和2023年全年提高0.2個和3.2個百分點,總量規模、增長水平、經濟貢獻居全市第一支柱產業地位。1-5月,信息軟件業實現營業收入破萬億元,同比增長14.7%,規模占比全國1/4,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投資同比增長14.5%,連續4個月保持兩位數上升態勢。
北京信息軟件業呈現出優勢領域領先地位不斷鞏固的特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唐建國介紹,伴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快速發展帶動,北京市云計算、大數據、基礎軟件、應用軟件(包括互聯網應用)、數字內容服務等細分領域增勢強勁,帶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5月實現營收7833.3億元,同比增長21%;由軟件產品收入、信息技術服務收入、信息安全收入、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4個板塊構成的軟件業務前5個月收入超萬億元,位居全國榜首。頭部平臺企業發揮關鍵支撐作用,抖音、美團、快手營業收入約占全市信息軟件業收入的“半壁江山”。
“上半年,北京市數字經濟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取得突破,新質生產力得到有效培育。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6成。”唐建國介紹。
唐建國表示,北京持續強化數字經濟政策引領。深入實施《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和“數據二十條”,發布《關于加快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北京市加快建設信息軟件產業創新發展高地行動方案》等系列創政策,持續加大在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振市場熱情。
上半年,北京市新建5G基站1.42萬個,累計建設12.1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55個,全國居首。發布《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算力基礎設施“一廊四極”結構不斷深化,上半年新增公共智能算力7348PFlops,全市現已形成超2萬P的智能算力供給規模。傳統數據中心加快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全市數據中心上半年累計消納綠電2.88億千瓦時,已超去年全年消納量。
唐建國介紹,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伙伴計劃累計吸引260家上下游生態伙伴,人工智能算力券政策支持60余家大模型企業獲得智能算力,全市已有82款大模型產品通過中央網信辦備案。啟動建設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構建覆蓋企業出海全生命周期的立體化服務體系。
“上半年全市新增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7家,累計已達14家,小米北京智能工廠正式落成投產,智能手機年產能將達到千萬臺量級。”唐建國表示,數字人民幣全面開展示范應用,豐臺區率先實現區級財政統發數字人民幣工資全覆蓋。建成北京城市碼時空標識數據服務系統,成為全國首個城市級時空編碼設施。全市首個社保經辦“數字員工”啟用,試運行期間工作效率達人工3倍以上。
“在取得系列成效的同時,本市也面臨著數據基礎制度仍需進一步創新、人工智能大模型有待實現商業模式突破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全面繼續加強政策創新,落實重點項目,引育優質企業,完成數字經濟增加值7.5%的年度增長目標。按照年度工作要點,切實推動完成如下任務。”唐建國表示,一是鞏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效。二是進一步繁榮數據要素市場。三是持續提升數字產業能級。四是縱深推進數字化賦能。五是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
此外,北京還將面向重點行業領域,體系化布局關鍵攻關項目,加快補齊關鍵軟件核心技術短板。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新興軟件,搶抓機遇打造長板優勢。
工業經濟提質增量
“工業經濟提質增量,走出高質量發展‘鏗鏘步伐’,主要呈現出態勢好、結構優、后勁足的特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經濟運行處處長王德介紹,上半年北京市工業總產值突破1.2萬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8.9%,連續9個月回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986.2億元,同比增長17.5%,連續3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工業經濟延續一季度以來良好發展態勢,產值規模逐季抬升,不僅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也實現了效益的合理回升,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上揚曲線。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和12.9%,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超4成和7成。”王德表示。
記者了解到,北京堅持政策、資金靠前發力,新設綠色能源和低碳產業、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先進制造和智能裝備、新材料4支百億級政府投資基金,在促進企業發展、支持企業“卡脖子”攻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啟航,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3.5倍,理想汽車純電新產品量產上市,小米汽車首款產品發布,寧德時代華北首座電池工廠開工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開創車路云協同、開放道路駕駛、網聯云控式智能駕駛(L2+L4)方面三項“全國第一”。電子信息制造業成果倍出,北方華創半年營收增長超20%,站穩世界第八位置;生物醫藥產業謀劃布局,積極推動生物藥和醫療器械領域重大項目和創新平臺加快建設,阿斯利康與民海生物合作建設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創新疫苗基地,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CDMO平臺投用,在京形成南北協同布局。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提級建設,三地產業協同進一步深化。智能裝備產業煥發新生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臺“天工”,實現了全球首例純電驅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航天航空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中關村(延慶)無人機產業園開工,北京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聯盟落地豐臺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火箭大街”開工建設,將打造十余個共享試驗與共性制造平臺。
王德表示,北京產業發展后勁持續增強。布局建設一批生物醫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標準廠房,氫能等未來產業項目加速謀劃建設。要素保障及時有力,實現項目開工流程進一步優化。上半年工業重點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5.6億元,同比增長33.7%,連續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下一步,將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不斷提升產業鏈安全和韌性水平,加快升級傳統產業,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持續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努力塑造首都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圖景。”王德表示。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發展
“截至2024年6月底,北京市共有在營中小微企業198.5萬家,今年以來日均新設企業640余家。”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中小企業處處長楊靖國表示根據對2000多家中小企業樣本的持續監測,北京市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呈現波浪形回升走勢,運行趨勢持續向好。
楊靖國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視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服務工作。圍繞“培育、政策、服務”三方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決策部署,多措并舉。2024年,力爭實現專精特新企業數量突破一萬家,營收規模突破一萬億的“雙破萬”目標。
“雙破萬目標實現后,我們將量質齊抓,保持專精特新企業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努力打造專精特新首善之都。”楊靖國。
在培育方面,北京夯實梯度發展的“金字塔”。通過敞口申報、線上辦理、季度評審、達標即享,吸納優質企業入群歸隊。會同各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共同建立靶向培育、滾動發展機制,不斷完善“金字塔型”梯度培育格局。截至目前,已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2530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8083家,國家級“小巨人”795家,“小巨人”企業數量連續兩年位列全國各城市之首。150多家專精特新企業已在境內外上市,市值突破了一萬億。
在政策方面,北京豐富惠企政策的“工具箱”。實施十大強企行動,激發專精特新企業活力,通過1.25億元中小資金支持了551家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在組織專精特新制造業企業申報今年的數字化賦能項目。正在擇優遴選一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國家重點小巨人高質量發展項目。
“我們正在征集專精特新入板企業股權融資獎勵項目,作為全國首批設立專精特新專板,發揮首發優勢,構建多層次、多維度的專精特新融資服務體系,開板一年已經實現入板企業近300家,融資金額超30億元。”楊靖國表示。
楊靖國透露,目前正在制定《北京市專精特新梯隊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進一步加強關鍵環節支持力度、擴大政策支持范圍、引導創新資源不斷向企業傾斜,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將來也會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
在服務方面,要打造營商環境的“模范城”。《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五級服務載體。其中示范平臺基地、專精特新特色園區、專精特新服務站均為專精特新企業打造立體式的服務體系。目前正在布局設立100家專精特新服務站,充分發揮“全國首創、專業精準”的優勢,以公益化、專業化、便利化、多元化為特點,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正在試點建設10個專精特新特色園區,提出了聚焦產業集聚、聚鏈融通、數智加速、資本助力、生態賦能、人才引領等6個發展方向,完善產業、研發、資本、宣傳、信貸等全要素資源保障體系,助力專精特新企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楊靖國表示,隨著《三年行動計劃》“12358”工作體系落實落細落地,到2027,北京基本能構建出北京特色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將會打造1千家服務載體,培育和服務1萬家專精特新企業和3萬家創新型、科技型中小企業,每年累計服務100多萬家次/中小企業。形成“以點帶面、連線成片,政策直享、服務直達”的服務格局,切實提升中小企業獲得感、滿意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