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普遍認為,德國“工業4.0”戰略與“中國制造2025”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兩個戰略之間最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確保“本國制造業的未來”。
久久男女丨扣逼动态图丨男日女动态图丨亚洲男女网站丨韩国美女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丨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丨男女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丨久久性视频 構建中國特色智能工廠 制造強國目標指日可待
2013年德國政府提出了“工業4.0”戰略后,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并紛紛開始布局,爭取制造業話語權。美國在2014年12月推出“工業互聯網”戰略,將虛擬網絡與實體連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產系統;日本于2015年1月23日推出《機器人新戰略》;法國推出“新工業法國”方案;而中國也于2015年出臺《中國制造2025》十年戰略規劃。
當前,《中國制造2025》戰略綱領已經施行一年。涵蓋38個行業的46個智能制造示范項目中制造效率提高了30%,它的節能,節約了9.5%,它的研發時間比過去縮短了35%,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智能制造是終極目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數字化和網絡化是智能化的基礎,智能制造則必須是在實現了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若使用發達國家工業標準來衡量,我國很多企業現在還沒達到2.0,因而在推進我國工業化進程中需要循序漸進,需要補上2.0的課,還要推進3.0,還要向4.0方面發展。盡管中國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成效明顯,但仍然有較長的路要走。
工業2.0、3.0、4.0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工業2.0”的典型特征是采用電力驅動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工業3.0”是應用電子與信息技術,使制造過程自動化控制程度進一步大幅度提高;而“工業4.0”則是一種高度靈活、個性化、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新生產模式。
事實上,傳統企業在智能轉型的進程中需要以“中國制造2025”為宗旨,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以兩化深度融合為突破口,參照德國“工業4.0”中的智能工廠模式及美國工業互聯網等先進理念,以人為本,從企業自身實際出發,建設“設備自動化、人員高效化、管理信息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工廠。
數字化工廠是“工業3.0”時代最典型的特征,在計算機虛擬環境中,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仿真、評估和優化,并進一步擴展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產組織方式。它的本質是實現信息的集成。智能工廠是“工業4.0”時代最典型的特征,通過智能制造系統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技術專家在制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
從外觀上看,雖然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企業具有不同的生產作業流程。其實,從管理實質上來看,絕大多數的企業生產流程是大同小異的,通常主要是訂單,排產,算料,采購,生產,質檢,銷售,反饋等。智能制造本質是一體化。因而從生產流程來看,智能工廠必須將智能化覆蓋整個生產流程,將制造自動化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智能工廠在軟件方面的實現較為容易。以海爾互聯工廠為例,它顛覆了傳統制造體系,詮釋了家電工業4.0的理念。以海爾為例,目前,海爾已累計完成5大產業線28個工廠800多個工序的智能化改造,建成沈陽冰箱、鄭州空調、佛山洗衣機、青島熱水器、膠州空調等7個智能互聯工廠。
另外,在智能管理方面,通過工業互聯網的形式對熔煉、壓鑄、熱處理、涂裝等數字化設備進行采集與管理,如采集設備基本狀態,對各類工藝過程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動態預警、過程記錄分析等功能,可實現對加工過程實時的、動態的、嚴格的工藝控制,確保產品生產過程完全受控。
總體而言,中國制造業由傳統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轉變,對于國家而言,是中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選擇,是為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環境下讓我國制造業贏得未來;對于企業而言,這絕非是面子工程,提質增效為中心,確保企業與時俱進的發展,能夠在全球一體化的市場中謀得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