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有好的技術,誰有過硬的產品質量,誰能不斷開發新產品,誰就能在競爭中奪得先機。”浙江永嘉泵閥協會會長葉際宣5月21日在杭州召開的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第五屆二次會員大會上表示。
行業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閥門是石油、化工、電站、長輸管線、造船、核工業、各種低溫工程、宇航以及海洋采油等國民經濟各部門不可缺少的流體控制設備。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各種大小閥門企業約6000余家,企業數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有900家。
從產品情況來看,我國閥門行業目前已經能生產十幾大類產品,如閘閥、截止閥、球閥、蝶閥、安全閥、止回閥、節流閥、旋塞閥、減壓閥、隔膜閥、疏水閥、緊急切斷閥等,最高使用溫度達到570℃,最低為-196℃,最高壓力為600MPa,最大通徑達到5350毫米。
另外,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閥門市場成交額高達500億元左右,其中100多億元的市場卻被國外閥門企業占領。雖然我國閥門行業經過改革開放取得很大發展,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由于低水平重復建設,致使閥門企業的主導產品仍然以低端的大眾產品為主。
除此之外,目前我國企業生產的各種閥門普遍存在著外漏、內漏、外觀質量不高、壽命短、操作不靈活以及閥門電動裝置和氣動裝置不可靠等缺點,部分產品只相當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國際水平。而一些高溫高壓和關鍵裝置上需要的閥門仍然依賴進口。另外,我國閥門行業在產業結構、閥門工業的產業鏈,以及行業的專業化程度等方面,與國外相比均存在較大的差距。
業內專家分析,造成國內閥門產品質量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場急速擴大后,原有的國營閥門企業紛紛關停并轉,民營企業迅速發展起來。而民營企業起點低,技術力量非常薄弱,設備簡陋,產品大多是模仿生產,特別是給排水用的低壓閥門,存在的問題更為嚴重。
以技術創新帶動產品開發
那么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加快閥門行業的發展?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秘書長宋銀立認為,根據閥門市場的變化以及今后一段時間國家開發項目和相關政策的情況,未來閥門企業的技術和產品開發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在產品開發方面,要針對大型項目,一是開發成套工程閥門,二是注重產品的多品種和多規格生產。根據當前國家重點工程發展規劃,閥門行業“十一五”期間和以后幾年的需求情況主要在長線管道閥門、“南水北調工程”等領域。僅長線管道閥門,“十一五”及未來若干年預計還要建設20000千米的輸氣管道,對大型管線球閥有很大的需求。“十一五”期間預計新建原油高壓管線5000千米,需要高壓大口徑閥門3000多臺。“南水北調”是我國的跨世紀工程,東、中、西三線總投資需要超過4500億元。其中,東線調水工程需要大量大口徑閘閥、特殊方形閘閥、特殊蝶閥及水泵站配套閥門。
在技術創新方面,要重視產品結構的調整,研制開發高附加值及國際領先水平的產品很關鍵。西氣東輸主管線招標,國內閥門企業全部落敗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痛定思痛,閥門行業要振興就一定要研制開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閥門產品。
實施技術創新,研究開發新產品,企業有幾條路可走:一是和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如最近開封高壓閥門廠和中科院下屬的“三維”公司合作開發的電站鍋爐主蒸氣調節閥就是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產品,其“壓力降”大大低于國際標準,在電站行業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二是與國外合作或采取技術引進的形式,自貢高壓閥門有限公司與意大利辛比隆公司的合作就縮短了我們在球閥產品上與國外的差距。當然,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獨立研制開發。
在市場開拓方面,應實施多元化銷售戰略,努力開辟國際市場。開辟國際市場首先要注重外貿人才的培養;其次要學會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捕捉商機;第三可以和國內一些外貿公司合作,以其渠道擴大出口;第四是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在境外設點銷售或開辦工廠。
業內專家認為,要盡快改變行業間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企業間的聯合、兼并、重組來實現企業的資本擴張,從而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這是當今國際經濟領域比較流行的做法,也是今后一個時期閥門行業發展的方向性問題。企業間只要有聯合的可能就可以大膽地去嘗試,打破地區界線,打破所有制界線,打破傳統的專業分工界線,力爭在短期內打造出若干產值超過5億元乃至10億元的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