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年的堅定改革與創新,我國裝備制造業委實取得長足的進步,但傳統制造業基礎薄弱依然是不爭的事實。對此屈賢明強調,加快裝備制造業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時間。
“生產制造中單純用機器代替勞動力,而沒有用機器代替人的決策、思考等融入人工智能技術所生產出來的設備,都稱不上真正的智能裝備。”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中國制造2025》主執筆人之一屈賢明表示。智能裝備,顧名思義就是采用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歷經多年的堅定改革與創新,我國裝備制造業委實取得長足的進步。在電子智能制造領域,我們目睹了手機品牌華為、小米席卷式的市場業績,其在全球電子領域大放光彩,真正實現國產手機品牌在國際市場“質”的飛躍。
而從長遠來看,海洋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業、航天航空裝備制造業、軍工裝備制造業等領域對智能設備日益暴增的市場需求與應用訴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動智能裝備產業的技術精進、質量優化、標準規范化建設。
不僅如此,《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43-2020)》還提出,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輕工、紡織、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民爆等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可以說,政策的助力為裝備制造業發展保駕護航。
不過盡管成績凸顯,但傳統制造業基礎薄弱是不爭的事實,產品質量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與優質產品仍有較大差距。比如在工業機器人等領域,歐美廠商仍然掌握著核心技術,“比如伺服電機、減速器等一些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仍然被國外廠商壟斷。
由于技術水平限制,我國制造裝備生產企業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由國外大型企業及少量的國內大型企業占據,這也就導致了產能過剩與產業結構矛盾等問題。
中低端市場聚集著大量的企業,這些企業大規模擴張產能,導致我國自動化裝備市場中低端裝備產能過剩現象顯著。在高端裝備領域,本土企業技術水平不及歐美等地的國際大型企業,顯現出嚴重的產業結構矛盾。
如何調和系列矛盾,推進智能裝備產業健康發展成了業內人士無法回避的課題。對此,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強調,加快裝備制造業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時間。
以珠三角地區為例,在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一些擁有較強資金實力的企業,已經在大規模應用智能裝備,積極邁向智能制造,其中尤以佛山最為突出。要知道裝備制造業是佛山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今年上半年,佛山市裝備制造業投資完成272.27億元,增長幅度高達22.3%。
作為這樣一座裝備制造業大市,佛山該如何推動裝備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呢?屈賢明建議,要積極發展大數據。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庫,有了數據以后,如何做好數據的篩選和分析,在這樣的基礎上,再讓機器具有自我學習的功能,這正是通過大數據實現人工智能的基本技術路徑。
“但是要實現人工智能大規模的應用,至少還要10年。”為此,屈賢明強調,企業一定不能操之過急,但必須牢牢關注這一方向。
新聞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