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紛紛出臺制造業發展戰略,大力支持先進制造技術研發,促進本國制造業的發展。加大前沿領域的研發布局,注重公私合作模式的利用和標準的制定,這些舉措對打造我國制造業競爭優勢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加強政府對制造業的協調管理,注重制造業研發落到實處。制造強國往往重視對制造業的統籌協調管理,以促進先進制造業研發的開展和落實。美國成立專門的協調機構, 并建立了定期評估和報告機制。2012年美國在商務部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下設立了先進制造國家計劃辦公室(AMNP),負責先進制造計劃的跨部門協調。德國制造業發展由聯邦經濟技術部和教研部聯合管理,這兩個部于2015年啟動了升級版工業4.0平臺建設。來自商業、科學協會和工會的專家與各聯邦部委的專題工作組代表一起開發運行解決方案,這些小組在標準化和規范以及網絡系統的安全性、法律框架、研究和工作安排等領域展望未來的相關問題。德國工業4.0平臺整體負責德國4.0的戰略研究、發展和協調整個工業的數字化轉型工作,目標是通過與企業、工會和政府的對話,從整體角度提升工業4.0的實踐。
瞄準制造業創新前沿,加強在重點領域的研發部署。隨著新一輪產業革命的不斷深入,工業4.0、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智能制造成為席卷全球的制造業理念,世界主要國家都在推動制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以實現本國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邁進。美、德、日、韓四國為了搶占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都瞄準新興前沿領域,從國家層面加大了制造業相關技術的研發部署。納米技術等新材料技術,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興制造技術是各國普遍重視的領域。信息通信技術與其他技術的融合正在催生新一代制造技術,傳感技術、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信息物理系統等代表著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
打造制造業創新平臺網絡,加強共性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先進制造強國通過打造創新平臺和網絡,支持平臺和共性技術的發展。美國推進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建設,著力加大對產業共性技術和平臺型技術的資助,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制造技術的創新和商業化。德國大力支持靈活的制造系統、創新產品的高效研發、資源與能源的高效利用、電動汽車相關的制造技術、工業4.0等。德國聯邦經濟技術部和教研部還推出了“工業4.0平臺地圖”,從該在線地圖上可以清晰看到遍布德國各地的工業4.0應用實例和試驗點。日本希望建立物聯網建設共享平臺(超智能社會服務平臺),使其成為創造新價值的核心,以實現超智能社會的未來愿景。為此日本提出要加強構建該平臺所需的基礎性技術,如實現軟硬件組合及構建和運用大規模系統的“物聯網系統構建技術”等。日本將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和國際標準化戰略,推動網絡安全、物聯網系統構建、大數據解析、人工智能等服務平臺建設不可缺少的共性技術研發。
強調公私合作,注重加強產學研結合及促進持續創新。為促進制造業發展,各國重視調動私營部門力量,強調以公私合作(PPP)模式支持技術創新,促進產學研結合和創新成果的商業化。韓國通過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采取政府搭臺、企業主導的方式支持制造業創新。韓國政府認為,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企業是主力軍,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搭建營商環境,切實消除阻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限制。韓國將扶持和培育相對處于弱勢地位的中小企業作為重點方向之一,采取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由試點地區逐漸向全國擴散的“漸進式”推廣策略。通過組建政府和企業聯合創造經濟促進團、創造經濟民官協商會議和地方創造經濟創新中心等機構,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制造業發展。
以標準化為先導,加強對未來制造業的引領和支撐。標準對于制造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路徑非常關鍵,因而也是先進制造強國關注的焦點。標準化政策是德國經濟和創新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聯邦政府希望通過標準化有針對性地促進創新。為此,聯邦經濟技術部啟動了“創新與標準”和“通過標準化轉讓研究與開發成果”兩個項目。為了解決復雜系統的組成問題,引入RAMI4.0體系架構模型,從產品生命周期/價值鏈、層級和架構等級三個維度對工業4.0進行描述,有助于提升參考架構的通用性,以標準化方式指導不同行業企業開展工業4.0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