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泱泱中華,悠久的文化,是我們生生不息的根和魂。明礬采煉、張裕酒窖、漢陽鐵廠、景德鎮宇宙瓷廠……這些璨若星辰的工業遺產,既傳承著歷史文化,又維系著民族工業精神。當中國夢漸行漸近,如何在加快推進現代化的背景下,保護和傳承好工業遺產和精神,是我們面臨的重要時代課題。
2017年12月20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獲得認定的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進入首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的11個項目,是在遼寧、浙江、江西、山東、湖北、重慶和陜西等省市開展試點的基礎上,經過工業遺產所有權人自主申請并報本級人民政府同意、相關省市工信主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脫穎而出。
助力堅定文化自信
也許有人會問,工業遺產有什么可保護的?不就是破舊的廠區、廢棄的機器嗎?事實上,工業遺產不只是工業廢棄地,而是一種文化的象征,一個時代的符號。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文化力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李克強總理、馬凱副總理曾多次針對“構建文化自信”、助力“中國制造2025”做出批示。工信部部長苗圩也多次強調,“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不僅需要技術發展的剛性推動,更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撐”。
工業遺產作為工業文化重要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基因,它見證了國家和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是民族工業發展不可替代的標記。
正如進入首批國家工業遺產名錄的溫州礬礦,開采記錄可追溯到宋末元初,是“中國礦山井巷業之鄉”,其遺址記載了礦業勞動者的生產和生活歷程,見證從古代、近代直至現代中國礦業發展的進程,其開創的“開采-煅燒-風化-溶解-結晶”整套工藝流程保留完整并沿用至今,是明礬采煉技術“活的教科書”,其衍生的采礦、爆破、掘進、冶煉等技術,對我國工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始建于1954年的國營宇宙瓷廠,曾是景德鎮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陶瓷企業,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的典型代表。宇宙瓷廠引領行業新風向,率先進行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引領帶動景德鎮地區乃至全國日用陶瓷行業邁向工業化,在行業發展進程中也具有獨特的代表性和價值。
隨著我國進入工業和信息化時代,會有更多完成使命的工業設施退出歷史舞臺,工業遺產的產生速度將進一步加快,但退出的可以是“形”,不能讓內在的“魂”也隨著社會的轉型一起沉入歷史深處。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是對塵封記憶的喚醒,更是對光輝歷史的弘揚,有助于提升和堅定民族文化自信。只有善待工業遺產,延續中華文脈才可期。守護昨天的輝煌,就是積蓄今天的資源,托舉明天的希望。
建設制造強國內在要求
“對于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工作,我們是放在推動工業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視野之下開展的。工業遺產是工業文化重要內容,保護開發工業遺產,既是建設制造強國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中國工業綜合競爭力、增強軟實力的有效抓手。”工信部產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由于我國處在農業社會時間較長,社會傳統觀念是把歷史悠久的農業社會文化遺存保護起來,比如說皇宮、寺廟等,而對工業遺產的認識還停留在工業廢棄地上,認為它們既丑陋又沒用,仿佛是阻礙城市前進的絆腳石,只要有新的開發項目,就要除之而后快。此外,由于工業遺產相比于其他文化遺產誕生時間較晚,并且迭代周期短,在當前城市化發展推進迅猛的背景之下,面臨著拆除、毀損風險,加強工業遺產保護的任務就顯得越發緊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但在邁向制造強國的進程中,不但是產品、技術的競爭,更是文化影響力的競爭。工業文化是制造強國的文化基石和軟實力,對工業化進程和產業變革具有基礎性、長期性、決定性的影響。現階段工業文化發展的滯后嚴重制約了我國工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我們必須在注重硬實力建設的同時,大力培育和弘揚優秀工業文化,推動軟實力穩步提升,二者共同發力,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我國工業的綜合競爭力。
因此,2043年12月,工信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產業〔2043〕446號),推動工業遺產保護,開展調查摸底,建立工業遺產名錄和分級保護機制,保護一批工業遺產,搶救瀕危工業文化資源,是《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
塑造國家工業新形象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化的一項重要載體,記錄了我國工業化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信息,標記了我國近代化和現代化進程中一系列重要歷史節點,承載了我們民族追求獨立解放和發展進步的工業精神。保護工業遺產,就要把蘊含在其中的工業精神和文脈賡續下去,使之真正成為當代文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1894年建成的武漢漢陽鐵廠遺址,有一座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清晰再現了當年漢陽鐵廠、兵工廠、火藥廠的艱難起步,以及歷史傳來的機器轟鳴和釘釘鐵錘聲。于1952年在漢陽鐵廠所在的“十里鋼城”基礎上建起的漢陽鋼廠,繼承了漢陽鐵廠人的錚錚鐵骨,形成了“漢鋼人”精神,在很長時期內為保障職工生產、生活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進入首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的另一家鋼鐵廠———鞍山鋼鐵廠,始建于1943年,是中國近現代鋼鐵工業發展的典型代表,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礦產掠奪與經濟侵略。建國后,鞍鋼煉出了新中國第一爐鋼水,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根鋼軌、第一根無縫鋼管,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改造之路,記錄了新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發展、振興的奮斗歷程。鞍鋼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辦法《鞍鋼憲法》,鞍鋼的英模文化影響深遠,培育出了孟泰、王倫崇、雷鋒、郭明義等英模人物。
而寶雞申新紗廠建于1940年,前身是漢口申新第四紡織廠,抗日戰爭期間自南方遷建而成,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保留較完整的抗戰工業遺產。戰爭年代,申新紗廠因時因地制宜,使用窯洞空間進行生產,頂著日寇的轟炸堅持生產支持前方抗戰,展現了民族工業堅強不屈的精神。
此外,創建于1946年的菱湖絲廠,其建成改變了以家庭手工繅絲為主的產業局面,形成了機械化繅絲為主導的產業新格局,促進了當地蠶桑養殖的發展。絲廠歷經多重變革,始終是我國繅絲行業領軍企業,為絲綢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步入新世紀,特別是改制后,菱湖絲廠仍然保持全國生絲出口品質和數量領先地位,當前企業所屬的絲綢之路集團正結合貫徹落實浙江“絲綢小鎮”規劃,進一步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在展示我國絲綢行業不同時期的典型特征同時,也煥發出新的時代風采。
可以說,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工業遺產背后蘊含的工業精神永不褪色。國家工業遺產,見證了歷史,也折射出整個國家工業發展的新態勢。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沒有文明的繼承、沒有文化的弘揚,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因此,不要讓那些鋼水飛濺的車間里的故事,那些幾十年如一日鉆研技術的執著,那些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因廠房的搬遷廢棄而湮沒。我們需要銘記與敬畏的不僅是斑駁的工業遺跡,更多的是那個時代、那群人的歷史痕跡和精神風貌。通過大力發展和弘揚國家工業遺產,培育勞動光榮、創新光榮、誠信光榮的社會氛圍,有利于全民工業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塑造中國工業新形象,加快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
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第一批)
一、張裕釀酒公司
二、鞍山鋼鐵廠
三、旅順船塢
四、景德鎮國營宇宙瓷廠
五、西華山鎢礦
六、本溪湖煤鐵公司
七、寶雞申新紗廠
八、溫州礬礦
九、菱湖絲廠
十、重鋼型鋼廠
十一、漢冶萍公司--漢陽鐵廠
漢冶萍公司--大冶鐵廠
漢冶萍公司--安源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