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建設是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基礎設施。然而,在這項“新基建”建設中,卻遭遇了一個尷尬的場景:一方面接到用戶要求加強信號覆蓋的訴求,但在選址時卻往往因個別群眾的阻撓而無法落地。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人們對無線波的發射認知方面存在誤區。
首先,基站發射臺在入網前是需要嚴格檢測的,要經過國家權威部門認證測試合格,屬于環保和安全的產品,其電磁輻射指標不會造成人體傷害。無線電波在第一代移動通信之前,其實早就廣泛存在我們的身邊,比如電臺廣播等,其電磁波能量密度是極其微弱的,遠弱于陽光、遠弱于像微波爐這樣一些常用的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
其次,適當增加基站密度,反而能進一步降低電磁波對人體的輻射量。大家在使用手機時一定有這樣的體會,在信號不好的地方,手機的電池特別不耐用,耗電很快,而且在使用手機時容易發燙。移動通信是一種雙向的通信方式,手機在接收來自基站的信號的同時,也要發射信號與基站保持通信。基站建設如果過于稀疏,網絡覆蓋信號就比較差,用戶在使用手機時就需加大手機發射功率才能讓基站接收到信息,以達到正常通話或上網的需求。反之,如果適當加密基站,不僅可以使大家享受更好的業務體驗,而且可以使手機發射信號大大降低。
5G注定將賦能未來。浙江將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必須加快5G精品網絡建設,這需要各家運營商加快網絡規劃建設力度,更需要改變公眾的認知,正確看待電磁輻射從而給予5G建設更多的支持. 來源:浙江日報